2023年,淄博因为烧烤火了之后,网上就有了“淄博还能火多久”的拷问。令人有点意外的是,今年的淄博依旧热度不减。

别说放眼全国,即便放在山东,淄博也多少有点“资质平平”,它的突然火爆,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偶然现象”。

然而,淄博并没有昙花一现。据大众网报道,今年“五一”期间,山东省的威海、淄博、泰安上榜十大热门三四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然的火,或许是运气;持续火爆,往往有某种深层逻辑。确实,淄博的硬件设施(比如市政建设等)做得不错,但最核心的问题是“软件”——即城市的和谐、文明程度。

都说淄博是一座友好的城市,有朴实厚道的齐鲁之风。问题在于,这种朴实之风已历千年,且非淄博独有、当今才有,为什么火的是当下的淄博呢?所以还需要从当下找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深层的逻辑,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淄博避免了“懒政”。管理者多操心、多担责、多“勤政”,城市就会和谐很多,市民及游客就会省心很多。

到淄博的游客,会有一种感觉:它既干净,又有“烟火气”;你很容易看见小商小贩,但城市又很有秩序感,没有那种“特别干净但生活不方便”的感觉。

为什么能做到这种“和谐感”?游客看到的只是表面,背后是城市管理者超出“一刀切式”管理者若干倍的辛苦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刀切式管理”省心省力。杜绝小商小贩,城市的卫生就容易搞好;完全放开,“烟火气”很快就能上去。

但这两种做法,都会“顾此失彼”,要么脏乱差,要么生活不方便。想在两者之间平衡,需要城市管理者划定时间、划定范围、耐心劝导、细致管理,大量工作体现在“幕后”,经常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却不明显。

幸运的是,淄博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绝懒政”的背后,是服务意识。这种服务意识,不是“服务于一部分人”,而是“服务于整个城市、服务于全体市民”,需要画出“最大同心圆”、找到最优解。

服务的方面越多,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就越辛苦。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做不到这一点。

“拒绝懒政”的背后,还有效率意识。这种效率意识,不仅包括主体(我)的效率,更包括客体(你)的效率。

“一刀切式管理”对管理者而言是高效的,却以损失被管理者、被服务者的效率为代价。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被管理者、被服务者的效率放到第一位,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