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三国之中,“刘备”这个人给后世留下的“争议”最大,有人说他“仁义之君”,也有人说他是“大奸大伪”之人,这是一个很难让人看透内心的人物。

但无可否认的是,刘备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乱世“枭雄”,一生屡败屡战,东征西讨,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了蜀汉这份家业,对于他的起点来说,成就不可谓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跟刘备“识人用人”的本事不无关系,君不见刘备身边几乎聚集了一大批当世顶尖的文臣武将,人中龙凤,足以看出刘备在这方面的能耐。

有意思的是,刘备身边汇聚的英雄不少,但他几乎从未公开对身边的人做出“评价”,唯一的一次还是临终之前“白帝城托孤”中对诸葛亮的遗言。

《三国演义》中,曾经出现过这个片段,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关于诸葛亮“彼可取而代之”的言论,另一个就是对身边人马谡的“评价”,说他“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当然,这是小说中的演绎,实际上,正史中刘备确实对诸葛亮说过“某某不可重用的话”,但这个人并不是马谡,而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人。

他就是赵云,赵子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么一个英雄盖世,又对刘备忠心耿耿,甚至还多次舍命救过其子的爱将,他为何会说出这种话?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番。

“盖世英雄”赵子龙

《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可谓“璀璨若星”,多到让人数不过来。但要说其中最为完美的英雄,那就不多了,而赵子龙却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似关羽一身傲气,也不像张飞那般脾气暴躁,更不像许褚有勇无谋,吕布毫无忠诚可言,可以说汇聚了武力、智谋、忠义、谦虚等几乎所有美好的优点修养。

从这点看,他不愧是很多人心目中三国最为完美的英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赵云最开始是公孙瓒的手下大将,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刘备,而刘备也慧眼识珠,主动将其笼络到了麾下。

而赵云也不负重托,在日后乱世争霸的岁月中,为刘备集团立下了赫赫功劳。

最精彩的一战,大概就是“血战长坂坡”、于千军万马之中“七进七出救出刘禅”的事迹。甚至连当时的曹操都惊呼发出:“世之虎将也,吾若得此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

而得到如此英雄的刘备也是视之为自己的心腹“爱将”,不仅身家性命都交付予之,而且在两军阵前,也是将命脉中军归于赵云帐下,足以看出刘备对赵云的信任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人认为赵云虽好,但也有缺点,主要是他的战绩没有其他人出色,斩杀对方有实力名气大将的经历也不多,认为他在三国武将的排名位置上被高估了。

诚然,这点也确实是事实。

但不要忘了,赵云在刘备手下,主要负责保卫他的安全,并没有像张飞多次充当前锋的经历,也没有关羽独自镇守一方的机会,从这点看,赵云的实力被极大限制发挥了。

但仅有的不多机会,也足以让人看到赵云是一位难得的“忠臣良将”。

但就是这么一位心腹爱将,为何在刘备兵败白帝城,将要离世时,却说出了“赵云不可重用”的话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赵云真的“名不符实”,没有独当一面能力吗?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多疑君王”的心思

其一,就是帝王的“平衡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赵云曾经舍命救过刘禅,其实,不止一次,算上从孙夫人手里那一次,总共有二次。这就注定了长大后的刘禅与赵云之间关系亲密匪浅。

刘备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之后,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帝王,他肯定首先要确保这份家业要传到自己后世手里,而且要确保江山稳固,不让他人轻易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