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装甲兵团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战争初期德军能够快速横扫欧洲大陆,靠的就是装甲力量。而坦克是德军装甲力量的核心构成,今天跟大家聊聊二战时期最适合德军的坦克。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最适合的坦克未必是战斗力最强的坦克,也未必是装甲防护最好的坦克。衡量既要考虑作战性能,也要考虑产量、成本、后勤保障、技术先进性等诸多因素。还有,停留在设计图纸上的,或只有试验车的坦克型号就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因为都没投产、没有意义!

博物馆中的“黑豹”中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中的“黑豹”中型坦克

坦克产量是一个重要衡量系数,坦克性能再好,没有一定的数量是发挥不出战略作用的。二战德国投入量产的坦克一共有七个型号,即I号、II号、III号、IV号、V号、VI号、VI号B,其中生产数量超过5000辆的只有III号(5774辆)、IV号(8553辆)、V号(5984辆)。I号、II号坦克由于火力太弱、防护也很糟糕,二战爆发后不久就停产了。大名鼎鼎的VI号“虎”式重型坦克生产数量只有1347辆,改进型VI号B“虎王”重型坦克生产数量更少,只有492辆。

可能有不少军迷对“虎”式重型坦克很推崇,认为“虎”式重型坦克是二战德国最好的坦克,其实不然。德国在1944年8月以后就停产了“虎”式重型坦克,真很牛的话为什么会停产呢?“虎”式重型坦克生产过于复杂,周期太长了,成本非常高,一辆“虎”式重型坦克造价高达25万德国马克。而且战场上容易出故障,德军损失的“虎”式重型坦克很多是故障后不得不遗弃的,比被盟军击毁的还要多。并且“虎”式重型坦克技术上也谈不上有多先进,核心指标装甲防护还是采用传统的垂直装甲,导致坦克超重的同时进一步削弱了机动性。

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

III号、IV号坦克虽然产量超过5000辆,但是这两型坦克的战斗力不够,无法与苏军T-34中型坦克对抗。苏德战争爆发后,虽然战争初期德军通过闪电战把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不久就遭到了苏军新型坦克(T-34中型坦克)的顽强抵抗,T-34中型坦克可以轻松击毁德军的III号、IV号坦克。因此德军急需要一款能够打败T-34坦克的坦克,以及能够代替III号坦克和IV号坦克。

德军通过缴获的T-34中型坦克,对其进行分析,吸取它的优点,研制出一款新型坦克,这就是V号“黑豹”中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于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中登场,首战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击毁了相当数量的苏军T-34中型坦克。战后德军对黑豹”中型坦克表现满意,因此开始大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到二战结束前一共生产了接近6000辆。

行进中的德军“黑豹”中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进中的德军“黑豹”中型坦克

作为坦克性能的重要衡量指标——火力,“黑豹”中型坦克配备的是一门75毫米坦克炮,虽然口径并不大,但却是二战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其70倍径的特长炮管,使得火炮的贯穿能力比“虎”式重型坦克的88毫米坦克炮(56倍径)还要强,可以在较远距离上击穿绝大多数盟军坦克(包括苏军T-34中型坦克)。并且射速上可以达到6发/分钟,射击仰角范围为-8°~+20°。

装甲防护方面,“黑豹”中型坦克采用了苏军T-34中型坦克一样的斜面装甲设计,车体前上部倾斜装甲厚度为80毫米,倾斜角度为55度。倾斜的前部80毫米装甲板比“虎”式重型坦克的100毫米垂直装甲板提供了更好的防护,盟军的穿甲弹如果想击穿“黑豹”中型坦克正面,由于装甲的倾斜角度,弹头必须穿透139毫米的装甲。斜面装甲设计使得“黑豹”中型坦克的实际装甲防护能力很强。

坦克故障率也是一个重要系数,“黑豹”中型坦克采用了迈巴赫HL230 P30 V-12汽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承受连续行进2000公里的负荷。同时为了把发动机的故障减到最少,设计人员特意安装调速器以把发动机的转速下调至每分钟2500转。

二战T-34中型坦克产量超过5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T-34中型坦克产量超过5万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成本,一辆“黑豹”中型坦克的生产成本为11.7万德国马克,而一辆“虎”式重型坦克造价高达25万德国马克,也就是说造一辆“虎”式重型坦克的成本可以造两辆“黑豹”中型坦克!

诸多优点集于一身,使得“黑豹”中型坦克成为了最适合德军的坦克,可惜德国研制生产“黑豹”中型坦克太晚了。另外二战德国捣鼓了太多华而不实的武器装备,浪费了本就不富裕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导致“黑豹”中型坦克的产量并不高。虽然“黑豹”中型坦克有近6000辆的产量,但跟盟军坦克产量比就是个零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