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真的过去了吗?

不知道,相信未来会在不同的方向上继续深化改革,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遗产。

一,承认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性

是个人都会有自私的一面,这不是罪恶。

社会管理的目标不是干掉私心,那也根本做不到,你非要那么做,就是乌托邦;最终是要求别人大公无私的人,完全满足了自己至高无上的私欲,古今没有例外。《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要求人人是圣人,结果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天下必归于伪,这种事二千年前的道家宗师们已经看透了。

经济学谈”理性人“,至少要经世济民,投资了就要赚钱吧?如果赚钱归了自己,就成了坏人,这还谈什么经济,一起回归原始社会集体狩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继十年之后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轮回,是人性的大解放。

缺少的是法治的建立,通过法治让每个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在赚钱的同时,也无意中造福了整个人类,这不是道德问题,是法治经济。比如税法,通过累进税,不用天天骂资本家太贪婪,个人累进税到45%,企业税占收益比65%,他贪婪是他的本性,你也一样,只有贪婪的人地认为别人贪婪,一个没跑,国家该怎么收税怎么收税就行了。能不能真正地共享于全社会,造福于民生,那是财政的事,财政收了大头不作为,大众也共同不了;企业的直接目标是赚钱,只有提供优质产品,才能真正赚钱,从而也造福于社会。

当然,私人投资的风险是投资人自己的,而不是拿着国家的钱年年亏损,这才谈得上先富带后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尊重规律,不以政治论经济

改革开放实际上,是让生产力从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一句话,背后沉淀的历史过程却是惊涛骇浪。各地开始了私人的市场交换,最初也就是换个鸡蛋,异地倒卖个香港牛仔裤什么的,土得掉渣,却深深地伤害了许多老同志,纷纷致信上层,痛心疾首。要求诉诸刑律,风险比现在可大多了。

为什么?

因为长期的恪守经典理论和计划经济的命令性运行机制,思维固化了,文化扁平了;直到今天,我们的民族文化也还存在着百花齐放的问题,无差别的存在,注定是一潭死水。更重要的是体制性的构成,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经济的运行并不是政治的过程,必须尊重规律,对市场充满了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重规律是改革最重要的遗产。

回顾这些年经济上出现的问题,哪一个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甚至是意识形态与立场论的结果。

我们相信中国人民是最好的人民,有一位专家竟然得出结论,大众收入控制在一种可以承受的范围就行了,这就是意识形态对积累与收入平衡法则的无视,由于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过低,经济失去了持续高增长的内生力。现在回头,就是又一个四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盘是民营

对民营地位的认知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我们有一个错位的思维,反对民营的人会说,民营的老板们爱干不干;那口气仿佛他一张嘴就能撑起中国四亿人的就业;支持民营的会说,没有民营全体返贫。

其实,不是这样的问题。

如果要重返单一的计划经济,没有民营经济也一定的运转,自足自给也问题不大,不至于像小金同学,一半的粮食进口要靠中国,另一半要靠敌对的美国,以至于他自己也说过:粮食比子弹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要坚持市场经济,主导的活力因子一定是民营,你违背,经济就一定会下行,因为市场失去了公平与竞争,表层上一切看起来都初无二致,实质上已经失去了活力,我们把这种现象闪烁地表述为“信心”,一个充满了失望占95%的市场主体,意味着什么?

改革开放准确地说,重点不在国有与私有,任何国家都存在国有私有,根本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运行经济,进行资源调配。

改革开放选择了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有两个灵魂:一是法治:不管你是什么经济体,是国有还是私有,遵循同一个市场原则,否则运行中就会出问题,甚至出现价格体系失真,引起资源错配。另一个灵魂是私人产权的自由,如果都是公有经济,就完全不需要市场机制了,办公室精英直接定计划,下指令就行了。私人产权是把计划权交给了每一个承担投资风险的市场注册主体,这才构成市场,有了差异、才是活水,房子盖多了,房价由市场决定涨跌,市场经济的调配才是真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

很多人谈民营与国营贡献,一定要把张三或王二麻子比下去一个,这个比较是论不清的,决定中国几十年奇迹般发展的不是哪一个人,不是任正非,曹旺德,不是孤立的国营与私营,是市场经济。

现在又回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讨论,理论上各有各的问题,但发展才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谈道理没意义,毕竟中国不是世外桃源,必须在丛林中竞争。而计划经济的最大的难题是:一切皆理论,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四、放眼于全球化

这与上面三条一脉相承,要以经济建议 为中心,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就必须融入全球化,这是原则,其余的都是策略。

没有放开国际市场,没 WTO的推动,中国的科技就不要去谈”遥遥领先“这种话题,那叫“自信”,自己的自信;没有学习美国的过程,就不存在华为的创新;同样,如果真被挤在了布林肯所比喻的餐桌之下,成了菜单,如果彻底离开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的大背景、竞争与交融,永远不可能遥遥领先。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充分竞争,不能本末倒置,是土壤与水分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明的历史本来就是文明融合的历史,现代史没有五四,也不会触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主流文化与其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不如说欧洲文化与前苏的现代版本,如果认为中国可以改变世界秩序,而不是融入全球秩序,那就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时空格局中,是以中国为人类中心,学者们就会不学无术,去证明英国文明与德国文明都起源于中国的南方。

有道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韬光养晦不是逆来顺受,当年不是一样有中越之战吗,它的内涵是胜在自己,一切为我所用。是老子说的:胜已者强。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已经成为历史,改革结束了吗?

永远不会,问题永在,生生不息。生命的本质是新陈代谢,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