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当年我18岁那年参军入伍,被分到了一个班里,我和一个城市来的小伙子,陈继伟成了战友。我是农村出身,老实说,刚开始我并不怎么看得起他。

陈继伟体力不行,经常在训练中拖我们后腿。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每天都要照照镜子,整整衣帽。在我看来,那活像是姑娘家的做派,男人照那么多镜子做什么呢?

有一次,陈继伟让我帮忙去打饭,我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自己的事自己做,没长手啊!”我当时的话语冷冽,陈继伟也只是默默地走了。

假期来临,我没回家,而是去了城里亲戚家中。聊天中我提到了陈继伟,亲戚听后,严肃地指出了我的不当:“你这样做可不对。

等你离开部队,你会发现,除了家人,最亲的就是战友了。只要他人品行不错,你就应该好好相处。”

我回营后,亲戚的话一直在我心头回响。我仔细思考后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于是我找到陈继伟,向他道歉。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笑了笑。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到,陈继伟虽然有些娇气,但人很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我尽量帮助他,晚上一起加练,他的体能也逐渐提上来了。

他感激地对我说:“多亏有你,不然我肯定坚持不下来。”我笑着回应:“大家都是战友,不用那么客气。”

回到部队后,亲戚的话语像是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开始反思自己对陈继伟的态度,那种冷漠和偏见似乎有些过分。

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毕竟他也是我的战友,是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

一天晚上,吃完晚饭后,我主动走到陈继伟的床边。他正在整理自己的物品,看起来有些意外,因为之前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陈继伟,今晚一起去跑步怎么样?”我尝试打破之前的尴尬。他看了我一眼,似乎在判断我的语气,然后点了点头,“好啊,谢谢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们一起训练,我帮他加强体能。虽然开始他总是跟不上我的步伐,但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嫌弃他。

相反,我开始降低自己的速度,陪他一起慢慢跑。跑步的时候,我们会聊天,从军事训练谈到家乡的生活,慢慢地,我了解到他其实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的真诚和坚持逐渐打动了我。

有一次,他跑累了,直接坐在地上喘气。我本能地伸出手,帮他起来。“别硬撑,慢慢来。”我说。他笑着点头,一边擦汗一边说:“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想到能在军营里找到一个能这么理解我的人。”

这些日子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心境也在悄然改变。我真正意义上尊重他,不再是单纯的同情或是出于职责的帮助。

我们的友谊,在共同的汗水和坦诚的对话中慢慢建立起来。这种改变,让我感受到了战友之间特有的深厚情感,它是真实的,也是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温暖。

正当我和陈继伟的关系越来越好,我们在训练中也更加默契,一个意外却突然降临到了我身上。那是一个清晨的训练,我们正在进行障碍跑。

天刚蒙蒙亮,地面湿滑,我在跳过最后一个障碍时不慎滑倒,剧烈的疼痛顿时从腿部传遍全身,我知道这不是小伤。

被急救队伍送到医院后,医生的表情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们告诉我,我的左腿骨折严重,即便康复也难以恢复之前的功能。这对于一名士兵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的终结。

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望着天花板,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我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和弟妹都寄希望于我能在部队有所建树。现在,一切希望似乎都破灭了。

陈继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每天都会来医院看我。有一天,他坐在我的床边,我忍不住对他说:“我只能回老家了,我的前途没有了。”话语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陈继伟握住我的手,认真地看着我:“别这么说,总有解决的办法。你还有我,还有其他战友。”

但我心里清楚,即使他们再怎么支持,也改变不了我不能再作为士兵的事实。我的心境复杂到无法用言语表达。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听见自己的呼吸和不断打斗的心声,那是一种深深的绝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逐渐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陈继伟的陪伴和鼓励,成了我这段黑暗时光中难得的慰藉。他没有放弃我,也让我开始思考,即使未来不再是军人,生活还有其他的可能。

就在我退伍的前一晚,陈继伟找到了我。营地的夜色里,他看上去有些紧张,手里紧紧抓着一个信封。我们在灯光昏暗的走廊上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下来,递给我那个信封。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个小小的礼物。”他的声音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