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在这么个时候,任内第二次访问中国。在三天的时间里,说了他想说的意见,提了他想提的内容。除了26晚上的发布会,没有其它更详细的消息。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形容布林肯,恰如其分。互联网朋友圈那么关注,只听到无数人发出声声叹息。有人给他戴上“落荒而逃”的桂冠,他走时还是提着那个松垮的提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林肯这次中国之行,就自然的想到了当年的司徒雷登先生。学生时代都读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非常出名。司徒雷登在美国默默无闻,在中国名气很大。对司徒雷登的真正的了解,是多年后事情。他出生在杭州,是一位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也是一位教育家,曾创办并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和校务长。

司徒雷登先生在特殊时期,他还是一位外交官,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回到美国后,经受了一些事情,身体又患病,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由于不可言说的原因,无法如愿。多年后,2008年11月17日上午,司徒雷登的出生地杭州,在半山安贤陵园,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回到中国安葬,完成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魂归中国。中美的近代史有关系,有太多的故事,一路走到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美国人做事情,虽然做了,但不利索。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对美国人的尿性做了精确把脉:“他们不把所有错误都尝试一遍,是回不到正路上来的”。布林肯走了,做了他该做的事情,许多事情会或明或暗出现。特别是俄乌这场战争,何去何从,谁也不可控。

有人担心三战的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不会如二战以后,这个世界形成的德国柏林墙,38线南北,两阵营的冷战,这个世界有不能承受之重。如果三战真发生,虽然是悲剧,但战后不会再出现二战的糟糕局面,所有活下来的会更加文明,会出现世界大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关系一个世纪过来,打开历史书,搜索互联网,对中国近代现代的走向,经济的发展,重要性无法估量。所以说“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的理由还是存在。事实胜于雄辩,彼此不能算计,要坦诚面对,绝对不能滑向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个世界需要中美有稳定的良好关系,世界需要,中美两国更需要。

布林肯回去了,对当下的世界,俄乌战争,哈以战争,中美关系,都会作出反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求神拯救,让这个世界文明更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