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南京东门外的一处刑场上,昂首挺胸的站着三人,行刑官面色铁青的拿枪指着他们的脑袋让他们三人跪下,三人轻蔑的看着行刑官,然后高呼:“南京解放万岁!”“毛泽东主席万岁!”

话音刚落,行刑官又惊又怒,唯恐三人再喊出什么话,连忙扣动扳机打死了三人。

这三位国民党军官究竟是谁?蒋介石为何对卖命多年的部下过河拆桥?他们又为何在行刑前会高呼“毛主席万岁”呢?

01

黄樵松

被处决的三人分别是黄樵松、晋夫、王震宇,这三位原本是国民党的高级干部,可是却被蒋介石在1948年11月19日秘密处死在了南京,如今通过历史留下的篇章,发现了这三位被埋没的英雄,其中的故事不免让人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樵松

其中三人的为首的是黄樵松,他来自河南是开封尉氏县人,这处地界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在尉氏县的附近有一处名为“朱仙镇”的地方却是享誉全国。

朱仙镇是民族英雄岳飞,大败金兵的古战场,当地人为了纪念岳飞,在此地盖了一座岳将军的岳王庙,而出生在这个地方的黄樵松,从小就是伴着岳将军的故事长大的。

多年的耳目渲染让黄樵松自年幼时就以岳将军为偶像,梦想着有一天也像岳飞将军那样上马杀敌,为祖国做出“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他何会有这样远大的梦想?这也与黄樵松出生的年份有些关系,他出生于1901年,而这年正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华,签下《辛丑条约》的那年,时间与地点的重合造就出了一名敢于立下豪言壮志的少年。

随着时间不断的过去,黄樵松到了上中学的年龄,对事物也有了辨别的能力,他看着祖国被欺凌而当局清政府却不做反抗,愤恨国家为何如此贫弱,如果自己能上马杀敌成为逐梦少年就好了。

1992年,黄樵松为了追逐理想,决然的中断了自己的学业,然后与自己同窗好友张学衡前去报考了冯玉祥的学兵团,只不过满载梦想的少年,第一步就遇到了挫折。

报考军校,那体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了,可是黄樵松年幼时因为家里十分贫困,整天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这让他的体格就比很多同龄人要瘦小,身高也才1米6多点,而学兵团要求身高最低都得1米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都没想到,黄樵松的第一步就因硬性要求给难住了,可这难不倒黄樵松,为了能够顺利达标,黄樵松给自己脚下绑了一块砖,迈着滑稽的步伐来到了监考官的面前。

不过监考官的眼睛那就是尺,一眼就识破了黄樵松的小把戏,然后无情的淘汰掉了黄樵松。

黄樵松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被身高所限制,是又气又委屈,从报名处出来就抱着门口的大树发泄了起来,一直持续到中午,监考官出来吃午饭,看到黄樵松气的把树皮都给啃掉了一大片。

监考官也是十分震惊一名少年郎居然有如此魄力,便破格录用了黄樵松,这才让黄樵松顺利的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

黄樵松来到学兵团之后,因为身材瘦小的原因也吃了不少苦,需要学习的科目也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更多的体能训练,和实战训练,其中包含着刺枪、劈刀、射击、器械练这些纲目。

军校的训练也是十分严格,为了能保证学生的质量,冯玉祥专门去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请来了一批教官,对这些刚从学校出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才子们进行体训,必须要做到人人都会套数,人人都能在杠子上拿大顶,能跑八道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到了冬季还会举行野外叠沟比赛,这使得很多人在每日体训结束之后都是叫苦连天的,但是黄樵松不一样,他十分有毅力,对这些训练内容没有一次缺席,坚持站在训练的最前线。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黄樵松有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体格也比原来好了不少,尤其是对打靶这一项技能十分酷爱,就算后来当了干部,也是有事没事就在军队里和士兵们比赛射击。

两年多的学校生涯过去之后,时间来到1924年,冯玉祥联合着孙岳等人在北京发动了政变,黄樵松以优异的成绩被冯玉祥看上,担任了卫队连长,至此黄樵松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1930年,冯玉祥和蒋介石、阎锡山展开了中原大战,经过5个月的三方混战,冯玉祥败下阵来,他手下的人马被蒋介石收服,黄樵松跟着被蒋介石收编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员,在其手下担任团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翌年3月份,蒋介石开始对红军出手,黄樵松没能逃过随队出征的命运,只不过他负责的是去支援被红军包围的蒋军,刚刚到达战区没多久,就被强大的红军歼灭了一个旅,他很多部下都被红军给俘虏。

不过红军并没有为难这些俘虏,安排他们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和他们讲解红军的优良政策,也是希望他们能真正明白民族大义,和革命精神,过了不久红军就把这些俘虏放了回去。

等这些俘虏回到黄樵松的部队之后,正值夏日,天气十分炎热,晚上睡觉都是被蚊子叮得满身大包,不少士兵因为水土不服加上缺少药物造成了痢疾流行。而蒋介石却是对军队的战士生活不管不问,只想让这些兵上去当炮灰,一时间军队里传了很多厌战的抱怨声。

而被八路军放回来的俘虏们,经常讨论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且拿蒋介石对部下的态度来做比较,一时间黄樵松军队里传出了很多关于红军的讨论。

作为一团之首的黄樵松听到队里这些话时,非但没有进行追查组织,反而对红军十分向往,于是开始思考这场手足相残到底是为了什么?

等黄樵松想清楚了之后,蒋介石又开始了第三次与红军展开“围剿”,这次黄樵松选择了避而不战,自发的申请去了新兵营当教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黄樵松的平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1931年“918事变”发生了,伟大的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抗日救国的伟大号召,许多有着民族大义的战士们觉醒,26路军中此起彼伏的传出了“回北方,打日本!”的口号,可是这些并没能左右蒋介石的想法。

黄樵松看着民族受难,而蒋介石却迟迟不肯下令对抗日本,作为军人的他没办法为国出征,心理也是十分痛苦。

有一天他在宜黄县的卓资山上,看山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如今却落入日本人手里,有感而发在墙上写下了一首词:“遥望东北半壁沦于日寇之手,实我辈军人之奇耻大辱,何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这词毫不避讳的写出了他自己的心愿,但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愿,同年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和73旅旅长董振堂,觉得蒋介石过于愚蠢,便揭竿而起在宁都起义对抗日寇。

董振堂和黄樵松,原本在学兵团的时候就是师生关系,如今老师带兵起义,黄樵松对他自然是向往,就连和部下聊天时都会夸赞董振堂。

只不过这些话最终还是被人传到了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十分震怒,为了防止黄樵松步入董振堂的后尘,他迅速控制住了黄樵松并把他送到了南昌进行“整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