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从小到大,兄弟姐妹在父母的家门里,进进出出,吃饱喝足。

长大后,我们延续了小时候的习惯,不管走多远,仍旧会回到父母的家,聚集在一起,吃顿饭。

父母也常常叮嘱:“有困难,要互相帮助;出门在外,要互相照应。”

当我们遇到困难了,向一般的亲戚朋友借钱,是很难的。但是兄弟姐妹之间,借钱却容易很多。

经历了很多的人情世故,我们会以为,借钱和聚会就是兄弟姐妹关系的全部。

认真想一想,父母在的时候,聚会很多,做饭的也是父母。一旦父母走了,聚会就难了,也少了。

借钱,弄不好“借成了仇人”。并且要坚持“明算账”,如外人一般。

事实上,很多兄弟姐妹平时可以借钱、聚会,但最后还是反目成仇了,人情到底是没有留住。

到了中年之后,你才会明白,最好的关系,是以下两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在家,不争利。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见过太多的人,平时和谁都能吃吃喝喝,开心地干杯。但是到了利益分配的时候,就咬牙切齿。

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因为父母的遗产,就掀桌子了。

每个人都希望父母能够疼爱自己,把钱财给自己,还防备其他的兄弟姐妹得到。起码,我们是希望父母能够公正,避免偏心的。

可惜的是,父母不是圣人,他们还是要偏心。

尤其是长期走得很近的兄弟姐妹,都盯着父母家的东西,一个碗、一张凳子,都清清楚楚。

明代作家冯梦龙,写了三兄弟的故事。

当父母过世后,三兄弟要分家,房子和田分开了,但是门口的树却只有一棵,不知道怎么分。

有人提议,把树锯下来,变成三段,每个兄弟拿走一段。

就在锯树的前一天,树枯萎了。

大家感慨:“根生本,本生 枝,枝生叶,所以荣盛。

兄弟本是同根生,一起努力,才能枝繁叶茂。若是一定要连根拔起,那就都要枯萎。

当兄弟姐妹相处很近的时候,就是“根”在一起,所有的利益,都是大家的,不分彼此。

唐朝诗人王维,因为卷入了安史之乱,被皇帝治罪,转入大牢,准备问斩。

弟弟王缙站出来,说:“我除去所有的官职,保哥哥一命。”

当时,王缙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对他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王维,并把王缙贬到蜀地去做官。

过了一段时间,王维上书,说:“我辞去一切官职,请皇上让弟弟回京......”

兄弟俩互相帮忙,想尽办法要在京城一起过日子。这份感情,令人感动。

关键时候,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兄弟姐妹,还有什么好争执的呢?

《古今图书集成》中说:“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不计较父母的偏心,不争夺大家庭的财富,这样做,利益就在大家庭里。就算父母走了,兄弟姐妹还能友好相处,不分彼此。

兄弟如手足,你不愿意争的,就在兄弟手上。东西放在左手,和放在右手,是没有区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外出,不分离。

诗人李贺说:“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把兄弟当成知己,能多交谈,互相关爱。那么你走再远,也走不出家人的思念和牵挂。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两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

很多兄弟姐妹,因为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安家,就走散了。还不如邻居。

真正关系好的兄弟姐妹,是不会散的,在关键时候,随时可以相聚。

宋代的苏轼,卷入乌台诗案,其弟弟苏辙闻讯,赶紧从外地入京,为苏轼周旋,还上书:“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

苏轼被贬了,苏辙也一样。他们被贬到不同的地方,一个是黄州,一个在江西。

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书信成为了维系关系的根本。

分别了多年,但是书信却没有断。文字里,满满都是牵挂。

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当苏轼闻言苏辙要去辽国出差,说:“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苏轼过世,还特意交代,让苏辙写祭文。生死之交,莫不如此。

对于亲人来说,距离真的不是问题。

看看那些奔波千里,也要回老家过年的人,就知道什么是“血脉”。

哪怕几个月没有联系的人,一旦遇到困难了,你也会主动去帮助,不问有没有回报。

当然,你困顿的时候,和兄弟打个电话,问题就能得到处理。就是兄弟几年不见,仍旧彼此信任,丝毫也不会懈怠。

那些不愿意和兄弟姐妹交往的人,才会以“距离太远”的为理由,拒绝相聚,就是你有什么事情,他是请也不来。

甚至有人故意去远方打工,不愿意照顾家里的老人。也不会寄钱回家。自私自利的样子,令人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史学家黄宗羲说:“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兄弟姐妹的钱、情,都是不能算清楚的,太较真,就和外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辈子,总是有一些糊涂账,算不清,就说“算了吧”。

一辈子,总有一些吃亏的时候,那就吃亏是福吧。

兄弟姐妹断交了,就等于是断了手足,悲剧就来了。

从今往后,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