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波罗的海边的小国立陶宛,为了讨好他背后的“主子”美国人,居然公开宣称,允许台湾在其国境内,设立代表处。

冒头挑衅“一个中国”的底线,自然遭到我们的强力“反击”

一系列的组合拳打下去后,立陶宛在此后的两年内,可谓是叫苦不迭。

不光是国内企业大量倒闭,民众失业率高升。就连国际交往中,也成为了大家指点嘲笑的“小丑”。

那么,如今3年过去了,这个小国是否向中国“服软”了呢?而它头铁招惹中国的背后,还有哪些历史遗留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东欧的“跳梁小丑”

立陶宛,在国际舞台上,向来是个不起眼的小国。

不过,这几年它们硬是凭借,一系列错误的决定,而抢到了不少的国际关注。

三年前的8月,立陶宛政府突然宣布,要允许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台湾代表处"。

当时这个决定一经披露,就犹如一颗惊雷,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简直就是中国底线中的“红线”。

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而立陶宛的做法,无疑是在挑战中国人的底线,公然挑衅中国政府的权威。

对于立陶宛的错误决定,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强烈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交部发言人严正声明,强烈谴责立陶宛的错误做法,要求立即纠正错误,否则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同时,中国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并将双边关系降级。

而中国海关也删除了,立陶宛国家选项,立陶宛的商品进口,立马受到了严重影响。

只不过,面对中国的强硬立场,立陶宛非但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频频发表支持"台独"的言论,进一步在当时激化了矛盾。

然而,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抗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悲催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果不其然,立陶宛的经济,很快就受到了沉重打击。

由于中国市场的关闭,立陶宛的出口贸易,遭受了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仅2022年一年,立陶宛对华出口就骤降了90%。

而众多的立陶宛企业,也直接失去了宝贵的中国市场,订单大幅缩水,营收锐减。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形势恶化,立陶宛国内企业开始大面积倒闭。

根据立陶宛官方数据,自2021年8月争端爆发以来,已有1300多家企业关门大吉,黯然离场。

其中不乏一些立陶宛的知名企业,如家具制造巨头Klaipedos Baldai和服装品牌Audimas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企业倒闭潮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据估计,在随后的一年里,立陶宛至少有6万人失去了工作

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280万的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失业率的攀升,自然加剧了社会矛盾,随之而来的就是,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在经济民生持续恶化的背景下,立陶宛国内不可避免的,掀起了一股反思声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立陶宛政界和商界人士,开始公开质疑政府的对华政策,呼吁尽快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毕竟,中国不仅是立陶宛的重要出口市场,还是外国投资的重要来源地。

得罪了中国,立陶宛的经济前景,自然黯淡无光。

然而,让人可气的是,立陶宛政府似乎仍未吸取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国内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非但没有反思自身的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了中国,无理指责中国的"胁迫"和"惩罚"。

这种倒打一耙的行为,不光是气笑了我们,也在国际上闹出了笑话。

只不过硬气的立陶宛政客,并没有坚持多久。

到了2023年的时候,立陶宛这个小国实在是扛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国内的政客,开始了频频言语示弱,想着说几句软话,就能重新挽回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只不过,这个打算显然是想多了。

中方非常“礼貌”的回应了,一切都要看实际行动,光是动动嘴皮子显然是不好使的。

当然了,中国这样回应是有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立陶宛的示弱,可不是他们迷途知返了,而是他们把五常里面的两个“大哥”,都得罪的死死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在面对俄罗斯方面的“作死”,还要整的更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死“挑衅”俄罗斯

自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以来,立陶宛这个东欧小国,简直就是反复的跳出来“作死”。

尽管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与俄罗斯相差悬殊,但毫不沾边的立陶宛,却“坚定”地站在了,对抗俄罗斯的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波罗的海边的弹丸之地,接连对俄实施制裁和封锁。

不光是切断了,俄方的部分陆运通道,甚至还带头抵制,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

并且,面对俄方的严正警告,立陶宛依然我行我素。

究其根源,立陶宛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那是由来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世纪时,立陶宛还是该地区的一个强国,而俄罗斯不过是其附庸小国。

然而,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昔日强盛的立陶宛被瓜分蚕食,国土日渐缩小。

而俄罗斯却乘机独立,还夺取了原属立陶宛的大片领土。

近代以来,立陶宛几经沦陷,再未恢复昔日辉煌。

而这段屈辱的历史记忆,也成为了立陶宛对俄怀恨在心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立陶宛一直在政治和军事上,紧随美国步伐。

此次俄乌冲突,立陶宛更是认准了"选边站队"的重要性。

在他们看来,只要立场坚定地支持美国,就能获得这个超级大国的庇护,即便得罪俄罗斯也在所不惜。

然而,国际政治的险恶,超出立陶宛的想象。

当利益和立场发生变化时,立陶宛恐怕难逃,成为弃子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人看来,立陶宛目前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以卵击石",但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的无奈。

作为俄罗斯曾经的"后院",立陶宛对俄罗斯的忌惮和反感,溢于言表。

而对美国的迷信和依赖,更暴露了立陶宛在地缘政治中,"弱小无助"的现实处境。

不过,立陶宛政府能做出这种“谜之操作”,实在是和他们的历史国情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欧“哈士奇”——立陶宛

立陶宛,这个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虽然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大,但做出来的那些事,真的是让人很难捉摸。

1990年,立陶宛率先举起,脱离苏联的大旗,成为最早宣布独立的加盟国

在"大哥"俄罗斯眼皮底下,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反",这股勇气和胆识,着实令人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独立后,立陶宛在对俄关系上,也一直表现出十分"头铁"。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竟然还是欧洲的地理中心。

其首都维尔纽斯郊外的Girija村,就是几何学家通过球面几何,计算得出的欧洲中心点。

虽然立陶宛的经济,在欧盟中垫底,但立陶宛却是一个,慷慨的福利国家。

10年免费教育、全额免费医疗,都是他们国家的“常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立陶宛才成了HBO热播剧《切尔诺贝利》的,主要取景地。

但令人遗憾的是,立陶宛的自杀率却居世界前列。

有分析认为,常年阴雨绵绵的天气是罪魁祸首。

而首屈一指的离婚率(71%),则或许跟阴雨和经济不景气,都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多年间,立陶宛人口从370多万锐减到不到300万。

大量的人口外流,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窘境。

再加上普遍的早婚现象,15-17岁的少女妈妈并不罕见,这恐怕都是导致高离婚率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约成员国,立陶宛的军队其实只有,区区1万人。

但他们频频响应北约号召,派兵到世界各地参加军事行动,规模虽小,却也虎虎有生气。

还有就是,在立陶宛除了重刑犯之外,竟然所有的囚犯,都可以外出工作,定期回家。

但对于酒驾和超速,立陶宛的处罚却十分严厉,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一群立陶宛艺术家,竟然还搞出了一个"对岸共和国"。

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宪法、国旗、货币,甚至还选了个"总统"。

不过政府也很宽容,只是一笑置之,因为大家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一场行为艺术。

总之,立陶宛这个不大的国家,在历史变革的洪流中,呈现出了令人瞩目又有些出人意料的独特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他们似乎勇于对抗强权、追求独立自由的胆识。

他们慷慨的福利政策,他们广阔的国际视野,无不体现出这个民族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一面。

但这些独立自由,放到了外交政策上,就完全成为了无脑操作。

只能说,立陶宛无愧于“波罗的海三傻”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