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率部解放上海。

毛主席在上海市长的人选上经过慎重考虑,认为陈毅最合适,随即他找到陈毅征求其本人意见。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成为第一任上海市长,但是,起初陈毅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担任上海市长,反而向毛主席提出:刘邓二人比陈毅更合适。

陈毅拒绝担任上海市长,这背后还有一段战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人民”

由陈毅担任上海市长这一提议,最早由邓小平提出,毛主席对上海市长的人选尤为重视,随后向众多民主人士征求意见。

陈毅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儒将,加上他与上海深厚的情缘,大家都认为陈毅担任上海市长实至名归。

早年,陈毅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一起生活和战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毛主席对陈毅的工作能力十分了解。

上海在解放前治安问题确实很严重,盗匪、特务猖獗,加上流言不断,实际上上海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上海市民对共产党的队伍不甚了解,所以,对于前途未卜的将来每个人都忐忑不安,生怕再经历一次不堪回首的过往。

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重镇,是敌人长期盘踞的大本营,也是敌人最后的堡垒,战略地位尤为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上海比打仗更难,所以,必须要有一位文武兼备的人选治理,既要有治理城市的经验,又要做好城防巩固,这对市长的要求自然颇高,陈毅作为一名儒将,正是毛主席心中的最佳人选。

渡江战役时,毛主席找陈毅谈过话,向陈毅提出进驻上海也是共产党面临的一道严峻关卡,务必要“慎重缓进”上海要文打,不能武打,军事和政治都要进城,毛主席始终希望能够和平解放上海。

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中的最后一战,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中央明确指出,在第三野战军作战期间,第二野战军集结浙赣,也应对外部势力对战争的干预。

为了不给外部势力干涉的理由,中央严格要求战士们不能主动发起进攻,一旦在江面遇到帝国主义的挑衅,要立即请示。

1949年5月19日,果然有一队外国军舰在水面对解放军进行攻击,解放军向来军纪严明,粟裕和张震及时向中央请示。得到的回复是:主动向我舰队攻击者,务必予以反击,直至击沉或驱逐出境。中央的策略不仅保障了我国的主权,还在国际上赢得良好的声誉。

陈毅称解放上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他多次提出军事上占领是小胜,人民军队要做的是把上海完整地交给人民,此为大胜,因此,上海战役既要捉到老鼠,又不能打坏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避免战火波及百姓和城市基础建设,解放军从浦东、浦西进攻吴淞口,迫使敌人退出城区,只用了12天就扫清外围敌人根据点。

因为上海的特殊性,陈毅还下令不使用重型武器,尽可能把城区损失降到最低,上海拥有众多铁路线和码头,城市交通和经济不能断,因此,要尽可能把车站、码头、工厂保留下来。

陈毅下达这样的命令,上海的党组织积极响应,即使在战时,上海的通信、居民的基础生活,依然能得到保障,为战后的接管工作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上海战役成为解放军城市攻坚战的奇迹。

上海战役从1949年5月12日到5月27日结束,历时16天,敌人伤亡十五万多人,彻底粉碎敌人负隅顽抗,以上海为跳板趁机撤退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