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宝山历史文化

传承宝山历史文脉

打造独具特色的宝山文化品牌

“宝山风华”·第三十期

百年光影里的吴淞中学

-作者 唐吉慧-

1936年春节刚过,1月25日,大年初二。窗外下着皑皑的大雪,校园里那几幢简朴的校舍,那几棵挺拔的松树,那一片空阔的操场,都铺上了厚厚一层洁白的积雪。学生们早已离开校园,回到各自的家中与家人欢聚,只有睿曾与几位远来的老师留在了学校。前几天睿曾带着四弟去苏州守岁,归来后连夜写下二十二首诗词,今天在宿舍里改了又改,不知不觉,窗外暗了下来。她停下手中的笔,望着改定的诗稿,向合起的手掌吹了一口热气,顿时冰冷的手心有了些暖意。

睿曾是孙睿曾,吴淞中学的国文老师,广东梅县人。自1930年来到吴淞,一晃六年了,每每走入课堂,她那张圆圆的脸便满是甜蜜地笑了起来,一口标准的广东话夹杂着本地口音,说:“同学们我们上课了。”校长程宽正夸她行有尺度,语不苟出:“辞藻绮丽,学有渊源,而和易可亲,从不炫耀其才。教学有声有色,颇得学生之信仰。”的确,同学们喜欢她,都称她“孙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睿曾诗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淞中校友会会刊》1937年1月1日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相伯为《淞中校友会会刊》题词

方正是1931年毕业班的同学,他清楚记得毕业前夕一个春天的傍晚,孙先生拿着半截粉笔在黑板上为大家出了一道题目,《送别》。方正伤感地写着:“地球是无情地旋转着,它决不为人们的爱惜韶光而稍微停留一刻,在这似电闪的一刹那间,1931年的春光,毕竟顺次的轮流临到……匆匆的聚,又匆匆的别,在各个人的心河中,都免不了渗进一点点像从漠漠的深秋挟来的霜样的颗粒,引起我们不少的别离情绪。本来萍水相逢,焉能常聚……”孙先生读着读着,落下了泪来,那年共有19位同学毕业,她对大家说:“愿你们19位青年,将来是国家的19支生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平赠同学西怀相片(摄于1936年5月1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微波赠同学西怀相片、背面(摄于1935年3月29日)

袁希涛是宝山籍著名教育家,1924年创办了吴淞中学。学校初期规模不大,条件极为艰苦,学生大多来自乡间农村,1929年程宽正担任校长后,“艰苦”成为学校的“校训”,程宽正期待能培养学生有适应与改造艰苦困难环境的才能,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此推进社会的进步。继而渐渐添置了足够应用的图书、仪器;分别建立了国语、英语、数学教学研究组;规定教职员一律专职,需与学生们一起住在学校,与学生们多接触,为学生们多指导。一年后学校随即有了显著提升,三学级添为六学级,连教育家黄炎培、市政府以及其他教育界人士也多从市区送子女来到了吴淞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朱复签发教员金季洪(金克浩)聘书

(1928年8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业部致金克浩函信封(1934年7月2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程宽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程宽正签发学生冯启宏奖状(1935年7月)

每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同学们早已起床在校园的树下开始温习功课,校园里树木成行,花木成畦,缠绕着1930年应届毕业生集资兴建的“一九亭”盘旋伸展。有棵大槐树上挂着一只铜钟,只待工友拉起系着铃铛的绳子,三声“当!当!当!”宏亮的铜钟声响彻校园的上空,是上课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一走进明亮宽敞的教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时吴淞中学

学校规定了女生的校服,冬天是兰士林布的旗袍、黑袜、黑球鞋,夏天是白衬衫、黑裙子,并规定统一发型,一律短发齐耳。老师的着装多半是长衫或中山装,女教师同样短发,所有的都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大大方方。

学习之余,同学们爱结伴向东走上二十多分钟,去吴淞口海滨漫步。那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学校食堂做了月饼,每位同学一份。吃过晚饭,天色未晚,同学们带上各自的月饼,三五成群向海滨走去。那时的海滨只有一条用石块砌成的大堤,堤旁是一片片布满了野草的荒地。同学们走下堤岸,坐在江边的大石头上,互相说着话。此时微风轻拂江面,来回飘动的江水柔柔亲吻着岸边的石头。同学们立起身,极目向远处望去,天水苍茫中,有蓝色的水、绿色的波、黄色的浪,泾渭分明,犹如美术课上用的调色板,同学们称那就是 “三夹水”。不一会儿,天空慢慢拉起深色的帷幕,夜空中一轮金黄的圆月伴着点点星辰,从云雾中探出头来,金黄色的光溶化在荡漾起伏的江水之中。大家吃起月饼,任凭月的清辉洒向脸庞、布满全身,久久不愿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高二乙班同学留影

那时的吴淞聚集了许多高校,同济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中国公学、商船学校以及水产学校……吴淞中学仅是初级中学,彼此关系却极为融洽。同济大学的校长胡庶华、翁之龙,中央大学医学院的教务长朱恒壁,水产学校的校长冯立民等都是学校的常客,学校甚至与同济大学订立了教育合作协定,加读德文的学生们,由同济大学派教授到校上课,毕业后,初中可以免试进入同济附中,高中可以免试升入同济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所属的吴淞卫生模范区曾帮助学校指导卫生工作,为学校的师生员工们免费防治疾病。遗憾的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公学、商船学校、水产学校三所学校的校舍被毁,中国公学就此停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校舍让给了同济附中,与水产学校一起迁入了市区,同济大学校舍同样遭到破坏,所幸战后经过修复,仍在原地开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商船学校、同济大学与附中教学大楼全部被毁,无法开学了,不得不迁出吴淞,从此吴淞再没有那几所高校,只剩下了吴淞中学。

上海解放那年,过完春节,吴淞镇上陆续来了许多国民党兵,人人心里显得焦虑不安。一支国民党部队在辽沈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荒而逃,残部盘踞在吴淞。学校被占据成了兵营,不得已借上海格致中学上课,对于许多本地学生而言,在上海市区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吃住皆是问题,只得无奈停学。好在没过多久,5月27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大上海。当同学们回到学校,发现那两扇被撞的歪斜的大铁门上,“市立吴淞中学”六个雄浑有力的大铜字依然在阳光下闪着光亮,校园内则瓦砾成堆、杂草丛生、弹坑累累、满地垃圾、满目疮痍,可喜的是“子增图书馆”安然无恙。同学们说学校新来了校长,是从解放区派来的,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新校长叫王一知,上任那天,同学们敲起锣打起鼓,扭起了秧歌,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山那边哟好风光》等革命歌曲。新校长五十岁左右模样,两鬓已是斑白,她用一口湖南话与同学们聊天,同学们只觉得她亲切、慈祥,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是革命烈士张太雷的夫人,是一位老革命。

一知校长来到学校,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整修校园,学校环境很快焕然一新,教育设施也逐步得到恢复。她提出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教育;谆谆善诱地培养大家艰苦奋斗、守纪律、有秩序的生活作风;在师生中提倡尊师爱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风气,于是在全校师生的严格要求与共同努力下,学校在污泥犹未荡尽的上海滩,卓然出落得校风肃然。

1950年一知校长接调令离开了学校,瞬间74年了,今年2024年,距离1924年,恰也过去了百年。吴淞,这块中国近代史上战火不断的土地,有一所学校能够存续百年多不容易,正是数代人不畏困境的信念与坚守才将这学校在百年光影里晕染的荡气回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王一知签发学生吴金泉毕业证书(1949年7月)

今天学校紧挨着泰和路越江隧道,校门内流水清清、草木青青,在和暖的阳光下,伴着片片花红,伴着同学们嬉戏的身影、朗朗的读书声,显得生机盎然。校门外满是车来车往的繁忙嘈杂,但望一眼学校又让人无比宁静,因为那几个字,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1992年为学校题写的那几个字,“今日满园桃李,他年遍地英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步青题词:今日满园桃李,他年遍地英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步青题写校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吴淞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唐吉慧

上海宝山人。宝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同济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宝山区新联会会长、宝山区青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