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四名全副武装的海豹突击队,悄悄潜入山区搜寻武装分子,不料武装分子竟然围点打援,美方几乎全军覆没,一场影响世界的变革由此产生。
这个山区地貌复杂,到处是陡峭的山地和难以穿行的密林,当四位队员千辛万苦地到达预定的观测点时,负责无线电通信的戴兹,震惊地发现无线信号十分微弱,跟空军基地的联络时断时续,预示着这次行动很可能凶多吉少。
突然,森林后面传来山羊的叫声,他们迅速以战斗模式悄悄包抄过去,结果发现了三位牧羊人,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个对讲机,看来,这几个人很可能是武装分子的哨兵。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投票,小队最终放走了他们。
队长墨菲决定带领大家登上一处山头,尝试跟空军基地联系。与此同时,那三位牧羊人将海豹突击队的准确位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武装分子,很快,一百多名武装分子朝着小队所在的方向急速赶来。
大约一个小时后,双方正面遭遇,立刻发生激烈交火,四位队员迅速依托树木和岩石进行反击,然而,赶来围攻他们的武装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已经危如累卵,随时可能葬身于此,必须尽快获得基地的空中支援。
可惜无线网络依然没有信号,墨菲不得已决定使用卫星电话,卫星电话很容易被武装分子监听,但是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基地的接线员赶紧请示指挥官,搞笑的是,指挥官正在享受幸福的午觉。
接线员经过几秒钟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叫醒指挥官,就是这么短短的几秒钟,四位队员都被RPG火箭弹的气浪掀到了陡坡下面,卫星电话的信号戛然而止。为了方便等候救援的直升机,他们决定撤往平坦的地面。
这个错误的决定,非常致命。
由于信号不佳,指挥官并不清楚小队的真实处境,他命令最近的“阿帕奇”立即返回基地,然后跟“支奴干”一同前去救援。小队长时间等不到救援直升机,只能且战且退。戴兹为了恢复通信,一直冒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努力。
武装分子一阵激烈扫射,戴兹立刻身中两弹,阿克塞尔森赶紧过去帮他处理伤口,结果他的胸部也中了一枪,墨菲和马库斯立刻投掷出最后几枚手雷,趁着手雷爆炸的间隙,将两位受伤的队友拖到了一块巨石后面。
由于枪伤并不致命,战斗还在继续,但是武装分子的火力越来越猛,小队坚持不了多久了,再这样下去,很快就得全部埋在此地。戴兹为了联系上基地,竟然孤身离开巨石,冒险向高处移动,一刹那,六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身体。
马库斯见状赶紧将他拖了回来,可惜戴兹已经没了气息,无线电台也报废了。负伤的阿克塞尔森勉强使用MK-18突击步枪,继续向逐渐逼近的武装分子射击,然而武装分子手中的AK-47,火力更猛,将小队压得喘不过气来。
刚刚为了掩护马库斯,阿克塞尔森打光了两个弹匣,突然,一颗子弹猛地击中他的头盔,阿克塞尔森就此倒下。现在只剩下墨菲和马库斯了,武装分子使用迫击炮轰击他们身前的巨石,这道屏障看起来危如累卵。
事到如今,只能拼死一搏了,墨菲咬咬牙,将身上的弹匣全部交给马库斯,然后向山顶的开阔地跑去,他必须再次使用卫星电话联系基地,马库斯激烈开火,全力掩护,墨菲竟然成功地将坐标发给了基地。
武装分子也发现了他在求援,一阵弹雨愤怒地倾泻过来,墨菲就此告别这个世界,现在海豹突击队只剩下马库斯这棵独苗了。看着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他被愤怒冲昏了大脑,不顾一切地杀出去,一枚RPG火箭弹在身边爆炸,马库斯瞬间被掀落山坡。
至此,海豹突击队的行动彻底失败。
接到求援请求的基地指挥官,终于下决心派出两架“支奴干”直升机。武装分子从卫星电话中监听到了美军的救援信息,提前设下伏兵,两架直升机刚到指定地点,就遭到了RPG-7火箭弹的猛烈袭击。
由于缺乏“阿帕奇”护航,加上狂风暴雨的干扰,笨拙的“支奴干”很快成为了巨大的靶子,其中一架被击中发动机后,很快从山坡滑落,最后被一团炽热的火焰吞噬,直升机上的十六名增援小队全军覆没。
这其中八人是海豹突击队队员,另外八人是第160特种航空团的机组人员。另一架“支奴干”直升机,不敢继续逗留,只能请求返回基地,然而,暴风雨越来越大,“支奴干”无法强行起飞,只能就近等待地面救援部队。
第三天,暴风雨终于停歇,数百名地面救援部队率先赶到坠机点附近,随后,十几架空中救援队的直升机姗姗来迟,他们四处搜寻,直到当天晚上,才找到了那架“支奴干”直升机的残骸。
此时,跌落山坡的马库斯,成功躲过了武装分子的搜寻,恢复体力后,立刻寻找返回基地的道路,几个小时后,精疲力竭地昏倒在小溪边,一位身背AK-47的村民救了他。幸运的是,这个村庄的人对美军比较友好。
马库斯成为海豹突击小队最后的幸存者。
这次救援行动的教训,让美军充分意识到,为了保证空地一体化作战,必须建立高效的数据链系统,以便随时随地为特种部队,提供足够的海陆空支援。未等其他国家反应过来,美军便开始做出巨大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