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嗯,为了避免不告而别,做了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48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还是上海。

周末照例写一篇吧。

9月22日,上海修订了一项新的立法,规定了两件事:

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

不再统一户外店铺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对于这两件事,我是很支持的,特别是店铺招牌这个事,我一直觉得之前的做法是对审美的巨大伤害。

我小区附近有条商业街,几年前统一了店铺招牌,橙底白字,虽说比黑底白字好一点,但一走进去就觉得别扭,古板单调,之前的人情味和商业气息荡然无存,我也很少去逛了。

就凭这一点,也要给上海点个赞。

经过年初那几个月,感觉熟悉的上海又回来了。

这两个新规所展示的信息,提炼一下就是:

烟火、个性、多元、包容、创造。

这是上海的城市特质,也是开埠以来,上海历史变迁、地理位置和人员流动所沉淀下来的独特气质。

这些气质的背后,其实有个更重要的前提条件:

城市精细化治理。

不管是街头摆摊,还是店铺招牌,想要同时拥有烟火气和整洁安全,并不是不可能,只是对城市的治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而已。

比如路边摊,我去过一些地方旅游,很多国家路边摊已经成了当地的文化的一部分,周末集市,夜市,甚至成了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路边摊的问题一个是市容卫生,一个是食品安全,以市容卫生为例,不但需要摊主配合维护整洁环境,市民也不能乱扔垃圾,当然还需要环卫、城管交通等部门的综合治理。

除了卫生,区域划定、交通维护、纠纷处理、突发应对都需要及时做到响应,没有精细化的治理和行政经验,放开摆摊只能是脏乱差,或者开始还能维持,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了脏乱差,最后只能一禁了事。

这是因为有的城市不具备精细化的治理能力,所以只能一刀切,但有的城市其实是具备精细化治理能力的,或者说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可以说,上海开了一个好头。

而且上海人通过立法寻求城市治理的共识,是另一个让人侧目的做法,有机会下次再展开聊聊。

总之,

对上海有信心。

就这样。→→

俗话说,下雨天,多读书,经济小年,更应该蛰伏蓄势。

冯唐的这个成事心法,集合了曾国藩、麦肯锡和他个人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成事方法论,不管是职场白领,还是管理者,都很有启发。

 最近,上海干了两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最近,上海干了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