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地游客滞留已成旅游城市心腹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目的地

01

多维指标孰轻孰重?

最近,国内疫情又开始呈复燃趋势,西安、上海、三亚、海口、日喀则、乌鲁木齐、库尔勒、敦煌等国内旅游热点城市先后实施了“全域静态管理”,再算上贵溪、伊宁等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县级旅游热点城市则更多。

“全域静态管理”实质上就是“封城”的卷土重来,而各地封控升级的背后是疫情在全国的蔓延:

截至上周,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现有感染者15603例,累计死亡5226例,尚在医学观察中的密接者17.39万人,疫情分布在个34个省市区,137个地市州盟和省(自治区)直辖县市,中高风险地区1314个。

即使疫情控制很好的旅游大省云南也紧张起来,前脚领导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后脚对8月1日以来有西藏、新疆和海南省三亚市旅居史的来(返)昆明人员,入昆明后进行3天集中隔离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跨省游“熔断”精确到县、疫情防控方案更新、行程码摘星到重新往前推14天行踪记录集中隔离,各地土政策近期频出,时间仿佛走回了原点,这里面有些共性问题值得讨论,也亟待统筹解决。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4月29日,官方政策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防疫依然是首要任务,如果没有守住阵地,尤其外溢到全国多地,地方官员乌纱帽被迅速拿掉的风险就会剧增。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多维目标的指令和压力不仅是中国公文的典型句式,也是中国政治的典型思维。

毕竟多维目标的权重有先后缓急之别,特定情形下相互还有矛盾,需要地方官员辨别和决断。抗疫已逾两年半,严厉的措施必然对经济民生、旅游业有大冲击,民众和基层难免有疲劳消极情绪,不能松劲懈怠。

以拉萨为例,一座连续920天没有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城市,上周破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原因尚在调查,但承担责任的人已经有了: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范跃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次旦卓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阿米3名领导干部被免职。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拉萨理应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从防疫来看,藏易通、核酸检测拉萨执行的也很到位,而来的游客多了感染阳性的机率自然会大一些,难道让这座城市拒绝游客前往吗?

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一位河南某地级市文旅部门从业者和旅界的抱怨,“上午还在开稳经济的会议,下午就要开严格防疫…”“既要、又要、还要”给地方政策制定者带来的困扰可见一斑。

02

滞留之痛

这一轮疫情恰逢旅游业从低谷复苏,造成了多地游客滞留。

例如,因为江苏部分城市不愿意接收滞留旅客,导致航班无法起飞,大量滞留旅客聚集在海口机场,迫不得已之下,海南方面专门发函给江苏,“恳请贵省紧急协调有关城市放行航班并将协调结果反馈我省”。

当航班无法起飞,旅客滞留机场后,海南除了向江苏紧急发函求助之外,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太多办法。毕竟,如果无法协调目的地城市接收滞留旅客,就算飞机起飞,可能也会存在后续问题。

在当前的防控压力下,海南方面截至目前仅通过三亚凤凰机场、海口美兰机场输送了27211名旅客离岛,这与17.79万人的滞留旅客总数相比,显然后期压力还很大,如何保障剩余的15万滞留留客离岛,海南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出门在外的游客、在大型购物中心闲逛的民众不可能储备食物,尤其带娃旅行的家长由于信息不对称更容易焦虑。

既然是政府公告执行“临时全域静态管理”,民众也配合足不出户,最紧急最首要的问题当然是吃饭、住宿。

对游客来说,他们本来可以离开,现在继续滞留在酒店,不能去沙滩,也不能去游泳池和健身房,只能待在房间里,在被迫受困的状态下,再收取高价房费和餐饮费用,就显得难以接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们的关切需要得到回应与解决,毕竟短期的度假预算,并不包括突如其来的滞留开支,这种近乎“就地隔离”的费用支出、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心理预期和经济承受力。

还是以海南为例,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是正当的做法,这才是国际旅游岛的担当。

当然,对当地酒店和旅游业来说,疫情的冲击是同样巨大的。

理论上来说,这些长期接待游客的服务业不存在继续狠宰这8万游客的可能性,且为了市场恢复,旅游和酒店行业想必投入很多,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现在一样面临鸡飞蛋打的局面。

三亚的困境并非孤例。在此之前,广西北海爆发疫情,有数千游客滞留。此后,成都和新疆也都出现了疫情。这些中国最热门的旅行地,朝夕之间就给出行之人蒙上了阴影。

上个月,人们还感叹独库公路被人潮涌动成“堵哭公路”,现在去新疆旅游已经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评价,2022年暑假的旅游热,随着三亚的封控,似乎提前宣布结束了。

03

如何应对突发滞留?

观察上海封城时生活物质供应做法,并不成功。

政府发放多批生活物资,工作量大、采购量大、资金量大,容易失察猫腻;发少了群众不满意,发多了财力撑不住;质量不过关,群众也有意见。

而旅游城市公布临时静态管理决定时,需要同步公布合理的安置方案,稳定民众预期,安抚民众情绪,并在封控期间和地点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否则容易引起民众抵触甚至冲撞。

身边有滞留在海口的朋友就抱怨称核酸检验结果出来极慢。

比如,前两天新出的政策说,7天5检,如果一次检验没有及时出结果,哪怕这已经是最后一次检验了,也要清零,从第1次开始重做。

为了抵消这个政策可能的伤害,朋友一家每天做两次核酸,她现在只想一件事:啥人能告诉几时可以回上海?

游客是旅游热点城市的衣食父母,突发疫情后一家数口滞留,开支惊人,由此产生的经济成本不能完全由游客承担。哪些情况免费,哪些情况自费,需要公开公平的说法。

如果自费,当地政府应及时公布基于成本的指导价,宾馆、酒店、民宿、客栈严格执行,减少游客的经济压力。伙食以盒饭为主,30元/50元两个标准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消息是第九版防控方案已经大幅压缩管控时间,以前通常起步就是14天,现在中风险区7天,即使高风险区也就“7+3”。各地宣布全域静态管理时,多为3天或5天,大致相当于1-2个病毒潜伏期。

除此之外,第九版防控方案统一了全国标准,清晰量化多项措施,重新定义高、中、低风险区。但全国防控方案不可能面面俱到,穷尽一切措施和细节,所以各地还存在层层加码的空间。

例如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是以检测时间还是以报告时间起算,区别就很大,至少差半天。碰到全域静态管理初期,核酸检测力量普遍不足,报告出得奇慢,出来后有效期很短,民众不得不马上排长队重做。

除此之外,全国健康码至今未统一、各地弹窗标准和尺度不透明,是目前促进人员跨省流动的两大痛点。跨省之后,需要下载当地健康码APP,并重新注册,老年人操作不熟练,各地要求不一样。

上海“随申码”注册比较简单,江苏“苏康码”注册比较复杂,需扫描身份证正反面,人脸验证时要求眨眼、张口、或左或右转动。

从技术而言,全国健康码统一不难。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可以很快组建团队开发相应APP,节约各省大量人力物力。

全国健康码统一后还有个好处,可以统一弹窗的标准和尺度,减少层层加码,今后常态化防疫所必需。如全国不统一健康码,各省健康码应互认、共享,技术上也不难。

有了统一的标准,什么样的游客暂时不能旅行,什么样的旅客有条件就可以离开,也会更清晰明了,不会疫情一来就全城手足无措。

回到初始命题上,若想让旅游城市能更从容应对行程码摘星后短暂的旅游业复苏,是时候思考如何解决疫情复燃带来的各地游客滞留问题了。

你如何看待国内旅游城市应对游客滞留?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旅界视频号近日上线,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