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台海问题的话题明显增多,尤其是美国持续不断提出新的法案、向台湾卖武器等,一直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拜登在访日期间更是直接说:若大陆“以武力夺取台湾”是“不可接受的”,防卫台湾是美国作出的承诺。有报道称,这是迄今为止,拜登针对“阻止北京入侵”使用最强烈的言辞。

鉴于此,我们需要冷静、客观地重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如果台海爆发战事,美国真的会介入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看过一些观点,但感觉好像都说得不够确定,即使有些是言之凿凿,但也没有说清楚,也就是对于底层逻辑分析不够。

现在大家讲海晏河清多,讲居安思危少,这里我提供一种观点,希望多少激发一点大家的思考。

先从美对华策略的简要发展说起。

一、美对华策略简要历程

(一)1850至1920年——借日谋华

彼时,美国想分得中国乃至亚洲利益,无奈介入时机太晚,中国已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为此,先控制日本,并以此为跳板,瓜分中国利益。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帮助日本“明治维新”逐渐变强,试图以日本消耗当时强大的俄国以及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欧洲列强,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美国从望厦条约开始,到怂恿日本入侵台湾,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想分一杯羹,再到加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二)1920至1940年——以日制华

1921年开始,日本已将美国视为头号假想敌,日本能力已实际超出美国控制。但此时,美国的策略是将日本这个“祸水”东引至中国,以日本遏制俄国在东北亚扩张势头,持续压缩欧洲列强在亚洲势力范围,同时,确保日本不能影响美国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以及关岛、夏威夷的战略核心利益。

如,1931年前,美国对华贸易额较大,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基本没有增长,而对日本的出口增长了72%,尤其是对日本能源的供应,直接支撑日本军工企业发展。说明美国有意通过弱化中国的抵抗力量而达到放纵日本南下的目的。

(三)1940至1950年——联华抗日

1940年日军入侵印支,动摇美国在东南亚利益,美国开始对日本心存戒备,感觉日本要把矛头转向自己了,也正是这时美国成功拉拢了英俄等国,准备联手对付日本。 如,1940年美国切断对日本的能源供给,而日本仅依靠国内石油储备只能维持1-2年,这是美国逼日本对自己宣战。

所以,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动摇美国的战略核心利益,美国终于得以正式对日宣战,并成功联手英国、俄国和中国绞杀日本。

在这一阶段之前,美国总体策略概括为:利用日本扩张来改变东亚以中国为主体的原有地缘政治格局,使之出现易于为美国操纵的类似欧洲式、破碎型地缘政治格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日本力量肢解中国版图,使之像欧洲一样碎片化,同时制衡俄国以及其他想介入的域外国家,以在乱局中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谁也没有料到时局最终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抗日战争后的内战,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于“划江而治”分割中国的图谋,最终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中国统一,也彻底粉碎了美国的企图。

(四)1950至1970年——正面对华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阉割”日韩军事功能和军工实力,实际掌握两国主权。起初,美国不让日韩发展任何军事力量(警察甚至只能佩戴警棍,没有杀伤性武器)。

所以,到了维护自己在亚洲霸权的时候,只能亲自下场发动抗美援朝战争,结果被解放军打败。

接着,又亲自下场发动越南战争,妄图控制东南亚,结果被我国划出37°红线并指导越南反击下战败。

这两次在亚洲发动战争折戟的经历,让美国意识到,即使自己身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但因为亚洲有中国存在,自己国力的边界只能延伸到东北亚地区。

张文木教授的“国力伸缩”理论:世界政治就是一个国家间力量的合力场,其中,每个国家国力伸缩都有自己的极限和底线;一国国力伸展的极限,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他国安全的底线;而能在最大限度扩张国家利益的同时,又能在国力不及处实现战略收缩,才是一种正确的国家战略。

于是,美国转变策略,开始有限度放开日韩军事力量,并允许两国培育一定规模的军工企业;总体上,基本放弃自身直接介入东亚的企图,而基本依靠日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制约中国。

(五)1970至2010年——图欧放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缓和与中国关系,同时,随着美国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加之欧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其策略也开始转变,即:在维持海上军事霸主地位的同时,由地缘战略阶段转入币缘战略阶段。

总的来看,这阶段美国战略的重心在欧洲,或者说,作为美元竞争对手的欧元地区、与美元有锚定关系的石油高产地区存在主要威胁。美军发起战争的目的都是要搅乱中东和欧洲,让中东石油国家都害怕美国,进而认同美元与石油的锚定关系,同时打击欧元,最终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作为商人的特朗普曾经直白地说:美国最大的敌人是欧洲,欧元就不应该存在。这期间,美国对华策略也经历了蜜月期合作和以日韩制衡中国为主两个阶段,因为其主要精力在欧洲,对中国主要以放任为主。

(六)2010年至今——正面对华

随着世界格局“东升西落”,美国对华策略也在发生转变。从前期隐晦表述对华遏制,到直接提出“重返亚太”,再到现在“印太战略”,以及一系列明面上的制裁和打压。

美国开始对于对付中国这件事不再遮遮掩掩,美中对抗在美国国会已形成各个党派的广泛一致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美国的底层逻辑

先简单回顾一下美国历史上对华策略的转变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借其他势力对华→自己对华→借其他势力对华→自己对华这样反复摇摆的过程。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是:1970年之前地缘战略占据主导,1970年之后币缘战略占据主导,此外还有成本控制问题。

地缘战略讲究实际占领,然后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规则,实现产业输出,这里免不了打打杀杀。美国对华策略反复摇摆的原因:想图霸中国必须要发动战争,但单独对抗中国成本较高,导致需要拉上盟友→当发现自己的国家边界之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失利),开始收手,转而单独依靠盟友对付中国→当盟友能力不足时,又需要亲自下场;如此反复。

从历史的角度看,1970年之后美国图霸世界的底层逻辑转变,导致现阶段美国正面对华又与历史上其他时期不同。

前面已经说过,币缘战略不讲究实际占领,美国掠夺世界的方式不再需要实际上的攻城略地。因为只要你允许贸易自由,那么资本就可以随意出你的国家,资本便没有了界限;只要你在现行西方制定的规则下不加控制的允许其资本进入,西方资本就可以在不动用真刀真枪情况下完成掠夺。

美国币缘战略的逻辑是,美元→美军→美媒,美元的背后是美军,每当美元地位受到挑战时美军出动,而美军的恶行又需要美媒通过美国文化来粉饰。

例1 :海湾战争的重要起因,就是萨达姆计划将本国和科威特的石油交易与美元脱钩。战争前期,伊拉克石油储量世界第二、科威特第四,如果萨达姆兼并了科威特,那么美元的地位就真的要动摇了。

例2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是因为卡扎菲要把本国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欧元都脱钩,所以招致美国和欧洲联手将其灭杀。

例3 :科索沃战争一方面是为了将俄罗斯驱离东欧,另一方面更是延缓欧元出现的时间,避免欧元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科索沃战争1993年-1999年,欧盟1993年成立、欧元1999年启用)。

例4: 分析今年的俄乌冲突也有类似的动因。2021年底数据显示,在全球疫情和区域贸易增强的双重影响下,美元在全球结算货币中占比已由60%下降至40%,而欧元在全球结算货币中占比已由20%达到36%,显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这时,美国需要继续搅乱欧洲,让欧洲资本出逃、进入美国,缓解美国通货膨胀,同时,让欧元成为不稳定货币,让美元在世界贸易结算中再次占据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如果台海爆发战事,美国真的会介入吗

需要看到的是,按照美国的逻辑,当前美国叫嚣着把中国作为头号假想敌,不断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打压中国,但实际上,中国崛起对美国虽然构成一定威胁,但尚未动摇其美元霸主这一根本。

1、美国为什么要战略东移,并且在最近这两年加快从欧洲撤军、向亚太转移?因为这是未雨绸缪。

当初,美国允许欧元出现,因为美国在欧洲有驻军(美国只在东北亚有驻军,而亚洲最大的部分是中国和东南亚,美国仅在东南亚有几个非常用基地,极少驻军),且美国与欧洲同属西方阵营、西方文化,其自信可以掌控欧洲局势。

而亚洲情况则不一样。一个自信且强大的中国会主导亚洲的发展,这是美国目前无法控制的。亚洲GDP已经接近世界GDP总量的50%,一旦亚洲联成一个整体,且不受美国控制,其对美国的威胁远比欧洲的威胁要大,这是美国绝对不可承受的。

因此,美国需要转变战略,提前重新返回亚洲,做好亲自下场与中国正面对抗的准备。

2、美国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它担心的是,一旦中国壮大,必将会联合亚洲集团形成一个整体来挑战美国制定的规则体系

而这个规则体系的基础就是美元(当然还包括美联储、SWIFT、美元与石油锚定等)。

那么什么时候亚洲会真正联成一个团体呢?答案就是“亚元”出现的时刻,像欧洲与欧元一样,有且只有“亚元”出现,亚洲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今年,RECP已经落地,我们的亚投行也早就成立了,当RECP成熟一段时间后,“亚元”必然出现(参考欧元情况看,欧盟1993年成立,欧元1999年启用,中间相隔6年时间)。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不能是人民币?因为人民币虽然在世界结算货币体系中排名第四,但截至2021年底占比仅有2.7%左右,不具备整体竞争力,且难以使用人民币统一整个亚洲集团的利益,日韩首先就不同意。像当初欧元出现时一样,欧元出现之前,德国法郎、英国英镑是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之一,但欧洲没有使用法郎、英镑作为通用货币,而是新发行了一种货币。

3、当前斗争的形势对我有多不利? 如果把排名第一的美元和第二的欧元之间的斗争比作兄弟之间争家产,那么当第三者“亚元”也插进来分家产的时候,必然招致第一、第二阵营国家的联手绞杀。

为此,我们大胆推测:美国伙同盟友在亚洲发动“热战”的战略决策点就是“亚元”诞生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美国大概率不会启动“热战”。

或者说,RECP落地至“亚元”诞生之间的时间段,是美国的战略摇摆期,美国在这段时间内会在“冷战”还是“热战”之间徘徊。

主要依据: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博弈背后都是经济逻辑,而军队是国家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是支撑经济最大化的工具。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美元就是美国经济的根本,美国这种病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依靠美元霸权来薅全球羊毛,所以美国发动战争背后都有着经济层面的考虑。谁想挑战美元霸权,美军一定会第一时间出手。

2、参照科索沃战争经历,科索沃战争的时间与欧元出现的时间高度重叠,表明美国是在嗅到欧元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出动出击了。那么对于中国也会这样吗?为什么不在RECP落地就启动“热战”呢?个人认为不会。因为中国与科索沃不同,美国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对抗,需要足够长的准备时间。

3、美国战略层面在对中国动武上还有犹豫,主要是因为亚洲是美国的伤心地,美国在朝鲜和越南的两次折戟绝不是偶然。中国在建国之初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都能两次让美国在亚洲讨不到好处,何况现在?所以,在没有足够清晰的战略决策点之前,美国不能草率的发动“热战”。

总结来说,一旦美国找到足够清晰的战略决策点,即发现足够清晰的苗头指向“亚元”的出现,那么其在亚洲的“热战”必然会启动,至于其介入程度有多深就是视情而定了(朝鲜战争初期,美国也没想搞的那么大,但是战争发展不是战争的任何一方决定的)。

届时,不仅是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至于东南亚都可能被牵扯进去。毕竟,按照美国的“套路”,它总能在亚洲找到类似伊拉克、科索沃、乌克兰这样的“火药引爆点”。

如果国家层面坚定不移推动“亚元”出台,那么,我们必须要丢掉幻想,做好与美军正面硬碰硬的准备。

当然,从历史上看,美国动武肯定不会一个人单干,毕竟其“代理人战争”思想,从朝鲜战争时期就开始发展了。

关于其代理人的人选,由北向南、也是优先级由高到地,依次是日本、台湾、越南。有机会,我会再详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