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拿破仑的称霸野心,其实也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在国内外执行的政策,其实也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拿破仑虽然频繁对外发动攻势,但他在执政方面,改革财税、创办银行、鼓励工商;颁布《民法典》、确立立法规范;建立中学及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重视技术教育、培养国家人才;释放犹太人、解放生产力,这些举措稳定了法国政局,也直接推动了资本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不幸的是,一个阶级的崛起,必然是另一个阶级的衰落。拿破仑的政治作为,进一步地摧毁了法国以及欧洲的封建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保守主义者,便联合起来。1814年,反法联盟盟军在“莱比锡战役”,打败了拿破仑,同时进军巴黎。拿破仑被迫无条件投降,并且退位。

尽管法国人反对,但在联军的支持下,路易十八还是在巴黎成功复位,波旁王朝复辟。而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成功从厄尔巴岛逃离。

他快速地回到了巴黎,然后又夺回了政权。这个时候,反法联军还在瑞士为争夺胜利品吵得不可开交呢。一听到拿破仑回来,立即又组织起第七次反法同盟军。

拿破仑回到巴黎后,向反法同盟提出议和。但各国同盟认为,拿破仑虽然冠以皇帝的名义,但他绝对是一个大革命的代表,所以拒绝了。

拿破仑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孤立无援了,法国也连年战争耗,再加上将帅匮乏和指挥失误,最后拿破仑败于滑铁卢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他直接被剥夺了皇帝称号,被流放到了7000公里外的圣赫勒拿岛,并且还受到了监视。

欧洲人选择了流放拿破仑,而不是杀了他,史学家有很多猜测。有人说是害怕法军会哗变、或者是同盟军威灵顿元帅的善意,但其中最靠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欧洲传统的贵族政治文化的影响。

就如在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刑不上大夫”一样,贵族有贵族的骄傲,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战死,一般是不能被审判、逮捕和处刑的。

因为一旦被判了刑,开了此等先例,不仅会损害到“君权神授”的神圣性,还会让欧洲的君主的安全和尊严在以后都会受到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拿破仑最后一次流放,他在圣赫拿岛是有自己的府邸和仆人的,也有自由的空间和权利,除了不得离岛之外,他过着富人的生活。

而1815年,也正是欧洲保守主义回归的年代,在法国大革合和拿破仑战争冲击之下,能缓过神的欧洲各君主,都要想方设法地恢复到大革命之前的封建社会秩序。

因此,尽管拿破仑是一个大革命家,但他的皇帝头衔,被教皇和各国外交和条约都被承认过,并且他还迎娶了奥地利的公主。在保守主义回归的氛围之下,当然不能判拿破仑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