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套后入”有毒!深圳新增1678人染艾滋,6成经男男传播》——

如果在公共场合刷到这个标题,你大概率会心里一咯噔,并迅速把手机屏幕调到最暗:

这是我在大庭广众下能看到的东西吗?

不对,我什么时候关注了这么一个号?

千万不要误会,这可不是什么令人浮想联翩的被窝文学,而是一篇正儿八经的科普文章。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在2021年1~10月,深圳市一共新增了1678个相关病例,其中65%是男男性传播——

于是,深圳卫健委(昵称“深小卫”)便瞅准时机,在公众号发布了以上这篇文章,用一个恰到好处、戛然而止的“艾”情故事,让读者了解深圳市的艾滋病现状,并向大众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小卫”一出手,又是一篇爆款之作:

不到24小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便轻松突破100万;在微博上,#深圳卫健委写艾滋病#这一话题,更是直接冲上热搜,让读者津津乐道,感慨万千:

“深小卫当年退出中国文坛,我是极力反对的。”

其实,如果你关注过“深小卫”,相信对这类文章早就习以为常了。“生猛活泼的表达+硬核专业的干货”,早就让它成为政务号中的一股清流:

截至2021年11月,“深小卫”的公众号已经拥有1350万粉丝,日常文章阅读量20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30%的读者,还是来自深圳市外、遍布全国的吃瓜群众,由此可见它当仁不让的“顶流”地位。

看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深小卫”的背后,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卫健委,

政务号中的泥石流

推开“深小卫”的办公室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五个大字:加班不归路。

按理说,政府部门不该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吗?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深小卫”就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据说,全深圳没有一杯奶茶,能理直气壮地进入这间办公室:

在这个致力于健康传播的部门,每个人都深知,奶茶中的糖分,是摧毁健康、加速衰老的万病之源。

嘴馋的同事如果想喝一杯奶茶,就要做好从门口走到工位、被同事全程死亡凝视的心理准备——

“深小卫”的主编之一、85后老员工陈永祥,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茶,一边向我讲述这个不为人知的办公室传说。

不过,“深小卫”的另一位90后主编陈映霓告诉我,如果换个时间过来,我可能会看到大家正在零食柜里扒拉小面包、小饼干、泡面等高卡路里食品,领导的桌上还可能放着一份麦当劳——

前一秒还“热爱健康”的官方人设,分分钟翻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像有点正经,又好像有点不正经。

“深小卫”团队的成立,是从2015年9月开始的。

当时,深圳卫健委宣教处处长王岭发现,大部分政务号的文章内容过于刻板说教,风格也大都是“展风采、秀成绩”的官宣体,勾不起群众的阅读兴趣,更没法使读者产生共鸣。

于是,从2018年起,“深小卫”正式组建了一支完全独立的自有的内容生产运营团队。

如今,“深小卫”的内容团队里共有7名成员,大部分人是来自医疗或媒体行业的85后、90后。这些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90后的杨贞晶,是脑洞最大、最沙雕的表情包大户,在豆瓣、抖音、B站上关注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最大的兴趣竟然是背包独自行走中国的边境线;

同为90后的陈映霓,外表斯文安静,内心却是个戏精,脑子里全是“污东西”,任何题材到了她手中,都能凭空编出一个“污得清新脱俗”的狗血爱情故事;

94年的董芳君,则最擅长抖机灵、蹭热点的“封面操盘手”。半夜冒出来的热点,第二天一早就会变成好玩的段子,热气腾腾地登上她制作的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小卫”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摆脱“60后”大家长式的传统政务号风格,拒绝“铁板一块、刻板说教”的官宣体。

团队成员往往会将严谨(枯燥)的政府公文先自行消化一番,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再结合鲜活有趣的例子,为群众解读各种最新政策:

2021年4月22日,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的“五一”疫情防控专场发布会结束后,“深小卫”就化身尽职尽责的课代表,为老百姓挖到了最刚需的重点——

《第1针北京生物,第2针北京科兴,到底行不行?》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便迅速获得了超过70万的点击量,引起市民热议。

2021年9月底,深圳市发布《2020深圳居民健康白皮书》后,主编祥哥总结出了一幅深圳人的最新“画像”:

32岁,高血压糖尿病,胖!

“一般大家看到‘白皮书’这3个字,就会自觉划过了;但是一个患有‘三高’的中年油腻男,显然不符合人们印象中年轻、有活力的深圳形象,更容易勾起大家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长,“深小卫”团队又发现一个问题:

每天必须发表的疫情通报类资讯,正在成为公众号的“流量杀手”。

于是,他们决定在得体的前提下,用好玩的段子、表情包做成封面,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深小卫”灵魂段子手、新一代梗王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深小卫”能成功转型,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

“深小卫”所在的宣传部门,在卫生行业中属于“鄙视链的底端”。

领导们的精力,往往都放在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等“主业”当中,宣传属于“副业”——

当然了,这只是人们对“深小卫”的一种调侃。但事实上,60后、70后的领导,也的确意识到了政务号创新转型的重要性,哪怕他们看不懂时下的热梗,也会“生硬追赶潮流”。

上级信任、处长统筹、小编给力,“最靠谱的科普,最有趣的灵魂”——

“深小卫”,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小卫”出圈,

靠的不只是搞笑

如今大家一提起“深小卫”,马上就会想到表情包、段子手。

但事实上,它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圈,与表情包无关:

2020年1月30日,深圳卫健委发布了文章《深圳的“新型肺炎”病人,曾到过这些小区》,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前提下,率先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发病期间活动过的小区、场所,以帮助市民更准确掌握疾病线索。

这篇在深夜11点30分发布的文章,引发了深圳人的全网刷屏,累计阅读量达到773万,让深圳市民吃了一记定心丸,推文下的第一条评论,获得了1.5万的点赞:

“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点赞,为参与群防群治的人们点赞,更为已经暂时隔离的人们点赞,是他们的坦诚和及时,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度,让大家做到心安和坦然!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小编,辛苦了!”

深圳卫健委的这一举动,实现了中国内地公共卫生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随后,广州、珠海、中山、北京、上海等地也陆续跟进这种做法,在全国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调轨迹,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世卫组织专家在来中国考察的时候,也对这一做法表示高度认同:

“深圳市在保障患者隐私的情况下公开所有病例资料,这不仅体现出深圳的认真态度和公开透明,也给全国包括国外很多公卫专家信心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多数时候,“深小卫”并没有追求流量,而是切实地从市民的角度出发,给市民提供有趣、有料、有用的信息,最后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2021年3月底,在深圳市盐田区桥东社区,一道呼吁大家接种疫苗的标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获得了央媒的转发点赞。

这条“洗脑”标语的撰写者,是“深小卫”的主编祥哥。

为了动员群众打疫苗,他一口气想出了近20条标语,包括“建立全民免疫,需要你一‘臂’之力” “防疫道路千万条,接种疫苗第一条”等等。

而这条意外出圈的标语,灵感其实来源于他的孩子——

当时孩子的儿歌播放机经常会播放《学猫叫》,“想标语的时候,这首歌的旋律突然在我脑海冒了出来,发现歌词跟打疫苗很像”,他马上运用谐音梗,将歌词改编成了疫苗标语。

这句两年前爆火的歌词,可能早已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过气”老梗;但在社区的横幅中,这样接地气的疫苗标语,却是毋庸置疑的新生事物——

如今,这张朗朗上口的疫苗横幅,已经被深圳博物馆收录,成为抗疫时代的见证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我们不光是‘沙雕搞笑’,也有温情的一面,笔调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向大众呈现患者的困境、医学的无奈。”

2021年,深圳卫健委出品的医疗纪录片《我的白大褂:王牌科室》,在豆瓣上获得了8.7分的高分——

这部纪录片聚焦深圳4家公立医院的8个顶尖科室,为观众呈现了医界大拿、青年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人生百态,也进一步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2021年8月15日,“深小卫”还出动1000架无人机,在深圳湾的人才公园点,将14张充满创意的表情包搬上夜空,向深圳医生以及全国医生致敬。

这一走心的创作,也赢得了深圳市民的认可,在视频平台获得超过千万的点击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有一天会过气?

不存在的

“炎炎夏日,一位肛肠科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指检——打一电影名。“

听到答案是《菊次郎的夏天》,你可能会把一口饭喷出来——

这个无厘头的猜谜游戏,出自B站知名up主@有痔医生 之口。

2021年,“深小卫”入驻B站,开始与深圳市的各大专业医生合作,为大家进行沙雕、接地气的医学科普,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有痔医生 于林冲,就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不少有趣生动的医学科普、犀利毒舌的吐槽金句,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痔命一击、命中要害》中,@有痔医生向大家讲述了痔疮的成因和注意事项,为各位有难言之隐的“有痔之士”正名,并将“提肛要领”倾囊相授;

在《高效鉴宝指南》中,重口味的@口口医生大胆开麦,向大众提供了高效就诊的走心建议:

“来看皮肤性病就大大方方地展示,你人都来了,让我看照片是几个意思?”

不仅如此,“深小卫”接下来将打造医疗界的脱口秀,为观众展现医护人员的另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深圳市的不少政务号,也开始逐渐“卫”化:如今打开深圳疾控、深圳人社的公众号,我们都能看到有趣的封面和表情包。

而引领这一风潮、深受市民喜爱的“深小卫”,已经连续5年蝉联深圳政务新媒体排行榜第一名。

在今年的投票中,大众甚至走在了“深小卫”前面——

前两天,深圳市开启了2021年度的“政务新媒体排行榜”投票活动。

一开始, “深小卫”没有进行任何宣传和拉票,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奥运精神,让它在“最具影响力政务自媒体”的投票中“滑落”到了第11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深小卫”毫无动静,越来越多的读者跑到公众号后台留言提醒。一位医生说:

“‘深小卫’要是不去打个榜,拿下第一名,都对不起医务人员对你们的期待。”

于是,在投票截止的最后一天,“深小卫”终于如梦初醒,在大家的催促下发布了两篇拉票文章。

最终,“自来水”的群众们一人贡献5票,并用105000的总票数,让“深小卫”从第10名瞬间“逆袭”至第1名,稳住了“顶流”的地位。

在“深小卫”的拉票文章中,一条留言获得了1.1万的点赞:

“以咱们的交情,以后这种事情直接说,别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把“官方”当成“自家人”,这何尝不是读者们对“深小卫”最好的认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