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大量资源外向型国家,混得好的如沙特之流,富裕之名享誉世界。混得不好的如外蒙古,苦兮兮的过日子。而澳大利亚,则是众多资源外向型国家中最特殊的一个。这个特殊之处在于——澳大利亚是资源外向型国家中少见的发达国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生产及出口国,澳大利亚2019年矿产出口额高达2900亿澳元(折合13620亿人民币),出口量达10.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66%。如今世界四大铁矿石矿业巨头中有三家位于澳大利亚,分别是BHP(必和必拓)、RIO(澳洲力拓)以及FMG。四大巨头中只有一家“巴西淡水河谷”并非澳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洲力拓

说实话,仅有255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却坐拥如此丰厚的资源,就这一点来说,澳大利亚或许是地球上最为幸运的国家也说不定。这也是澳大利亚在国际矿产出口市场和国际外交上的底气来源。

关于国际贸易,我们有一个相当出名也十分流行的理论。这个理论描绘的是“全球化视角下国际贸易中的隐秘剥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在当代的国际分工完成之后,国际分工中位于中心和上游的国家,会隐秘而自然的对位于边缘和下游的国家形成剥削”

什么叫剥削呢?

剥削在英语里叫做“exploitation”,查阅牛津词典,可知外国人的定义是“a situation in which sb treats sb else in an unfair wa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make money from their work(一种情况——某人用不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在目的为赚钱的工作中。)”

在这一段定义中,核心的词语毫无疑问是那个“unfair(不公平)”。在国际贸易中,上游国家和下游国家的贸易的确是不公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说中国生产一个芭比娃娃出口到美国,这个精美的玩具在过美国海关时的价格仅为2美元,但其在美国最终的售价可能高达9.99美元,这其中相差的八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国掏空,剩下的两美元中一美元为运输管理之费用,六十五美分为原材料进口成本,作为生产方的中国在这次贸易中仅能得到三十五美分。

收益的严重不对等和发达国家将国际贸易的规则牢牢掌握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相当的剥削和控制。而澳大利亚则是一个奇葩——作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却只出口原材料,却从不对材料进行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澳大利亚似乎处于国际贸易的最底层。难道说,作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没有能力发展钢铁产业吗?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澳大利亚投入大量精力去发展钢铁产业,出口深加工产品,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个逻辑在大部分时间是站得住的,毕竟卖小麦的一般没有卖蛋糕的赚得多。但是在澳大利亚却有所不同,它有极为独特的自然及社会条件。

首先,澳大利亚虽然国土辽阔,但宜居地形其实并不多,人口相当稀少。人口少,钢铁需求就少,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窄小。国内市场的窄小对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发展是一个重大的不利消息。一方面,澳大利亚不需要大量的钢铁企业即可满足国内民众的需求,因此钢铁工业的发展没有内生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方面,没有国内市场进行托底,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会陷入“无根”的困境。假设澳大利亚仗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那么初期的建设还是会比较顺利的,但窄小的国内市场无力消化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会造成极大的产能浪费,多出来的产能只能对外出口。

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极为激烈,即使澳大利亚具有资源优势,也未必能在这一领域占到便宜,还会由此带来大量贸易摩擦。去年特朗普就因为在任内拟对钢铁进口征收高额关税,引来了大量盟友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如今的钢铁工业发展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大高炉”来概括。今日的钢铁工业都必须下大力气花大价钱修高炉。大高炉虽然好,但对澳大利亚来说却有两个坏处,一是大高炉的炼钢效率太高,极易导致产能浪费。二则是当出现产能浪费的情况时,澳大利亚的钢企却不能随便停炉,一旦停炉就会对高炉造成极大的损伤。

换句话说,要发展钢铁工业,就必须修大高炉,否则钢铁企业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盈利能力。但大高炉产量高,澳大利亚的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一旦出口受挫,就会出现销量跟不上产量的窘境。而大高炉不能随意停炉的特性则决定了即使货物大量囤积,厂家也不能随便把大高炉停掉处理货物或者等待市场回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出口受挫是一个极易发生的困境,无论是他国出台的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保护政策还是大范围的经济危机,都会导致出口陷入“寒冬”。到了那个时候,没有内需市场托底的澳大利亚钢铁业要如何自救?

其实,澳大利亚钢铁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起步时机。随着时代的发展,钢铁工业的发展途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要像当年的德国鲁尔区一样,背靠大量煤铁资源迅速发展成地区工业中心已经成为了黄粱美梦。

另外,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澳大利亚钢企发展的难关。今天的钢铁工业是能源、资源、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的不只是优质而大量的铁矿石,还需要海量的煤炭等原材料,以及水、电、氮气等能源介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性废水、废气、废渣更是令人头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则是另外一个困境。曾经有中资企业试图收购澳大利亚矿产,计划建厂冶炼运成品。当他们兴冲冲地启动计划后,却发现从矿产运成品到冶炼厂需要修一条新路。是的,由于澳大利亚政府没有想过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因此相关的配套措施并不成熟。钢铁企业很可能不仅需要修路,还需要修码头等其他设施。如此一来,项目的盈亏压力就很大了,甚至可以说完全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澳大利亚人的想法已经可以理解了。他们已经凭借海量铁矿石的出口,在国际市场获取了相当程度的定价权。并借此攫取了巨额的利润,实在没有必要费力不讨好地发展钢铁工业,将铁矿石冶炼为钢铁。不怕风吹雨打,就怕大势已去。

德国鲁尔区的前车之鉴尚且历历在目,澳大利亚生怕重蹈覆辙,对发展钢铁工业更是失去兴趣。同等投入下,将这笔钱投入教育与高新科技领域,可比和钢铁工业较劲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