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来源:12月31日,在2019年浙江卫视喜马拉雅思想跨年现场,思想跨年演讲嘉宾吴晓波、王坚、马东、马薇薇、黄执中、余建军等围绕“十年之约”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发布。
  封图设计&责编| 丽丽 小花
  2870篇深度好文:9812字 | 15 分钟阅读

完整笔记宏观趋势

本文优质度:★★★+ 口感:苹果味的酸奶

笔记君说:

2018年,我们接触了很多新鲜的概念,享受了很多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未来10年,还会出现哪些有趣、有料的东西呢?

比如,癌症会被攻克吗?手机会长成什么样?新能源汽车会普及吗?

未来10年,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改变?

是否应重新考虑一下,现代人的焦虑值得吗?如何真正利用焦虑?

现在,我们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天大段时间被挤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我们生存的城市真的有效率吗?怎样改变这些现状呢?

我们回首过去,也展望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 “经济周期”这个词在无数个场合被频繁提起,融资难、裁员、倒闭成了今年冬天的关键词。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分析说:“经济周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波动、不断往上涨的过程。”

在经济出现不景气时,很多东西在突发,很多制度在创新,很多技术在变革,可能很多过去难以突破的东西,会因为经济危机的到来而实现突破。

一、穿越周期是一种力量,

更是一种眼光

经济学里的周期分很多种,最短的叫信贷周期,最长的叫康波周期,康波周期是苏联企业家康德拉基耶夫提出的。

康德的核心观点就是全世界的资源商品和金融市场会按照50-60年为周期进行波动,一个大波里面有4个小波:繁荣、衰退、萧条、回升。

另外一种分法也可以再细分为9个小小波:复苏、扩张、过热、爆炸、见顶回落、反弹、回落、崩溃、打底。每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他说我们人生大概三四年会有一个周期,行业里十几年有一个周期,但一辈子可能只会碰到两次康波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波

“从1987年到今天,以及未来十年,这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吴晓波说。有很多东西在突发,很多制度在创新,很多技术在变革,可能很多原来难以突破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个危机就被突破了。

危机会突破很多壁垒,之后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

“今天我们那么多的迷茫,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没有经历过的周期。”马东说。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虽然起起伏伏,但总的趋势是高斜率向上,年均增长约9.5%,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发展。

但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这不可能长久,更不可能永远。

我们要有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个周期,所有的机遇可能都蕴藏在这个周期的起伏波段里。

马东说:“人其实也是这样。长期来看每个人的运气可能都有一个‘回归均值’法则,过于高兴的时候,乐极生悲,过于沉沦的时候,否极泰来。”

我们要学会穿越周期,也许具备了这个眼光,我们面对今天的社会、国家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经济、财富以及个人运气的起涨摔停,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二、十年,不长不短

“十年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来讲,是一个不长,但也不短的阶段。”吴晓波说。影响我们今天生活的很多东西,在十年前的12月31号是没有的。

十年前,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没有天猫,没有滴滴,没有今日头条,没有美团,没有抖音,没有快手。

3D打印、智能手机、人脸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也是没有的……

2008年,我们的网络是3G,今天大家用4G,再过几个月,到2019年我们会用5G手机,5G手机的速度是4G的24倍左右。

十年时间,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波

十年时间,也出现了很多新概念。

今年,比特币的概念刚刚诞生,出现了一个特别热的名词区块链,而十年前的此时此刻,这个名词在世界上才诞生了十三天。

十年前没有新能源汽车,没有柔性生产线,没有无人车间,没有一带一路,没有中美贸易战。

十年前没有社区电商,没有供应链金融,没有风投赛道。2010年春天,赛道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当时有人提出来,投资一个东西能不能按一个赛道,按一个行业来进行投资。

十年前没有新三板,更没有科创板这个概念。

今天,“90后”是个热词,在十年前的百度百科里,也没有90后这个词,今后我们可能又该讨论“00后”了。

“现在百度百科中前一百名的名词,在十年前一半以上是没有的。

那么,我在想,是时代在改变我们,还是我们在改变这个时代呢?

十年前,还没有人把线下教育搬到线上,没有喜马拉雅,可以让一个老师从影响几个人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余秋雨老师做了一个线下的秋雨学院,每年甚至带博士生。后来,喜马拉雅邀请余秋雨老师来讲文化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余秋雨跟我分享,他在线下的苦恼是他只能服务很少的学生,大概是几个或几十个。

现在,他一年可能服务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学生。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发现,有一句话叫,学校是一个小课堂,社会反而成为了一个更大的课堂。”喜马拉雅联席CEO余建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建军

在大课堂上,我们用声音传递知识。

喜马拉雅希望声音可以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随取随用。

同时,喜马拉雅正在声音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它在2018年12月21日发布了一款能免费听会员精品的AI音箱—小雅Nano,这款产品完全和喜马拉雅会员内容库打通并进行了深度绑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雅Nano

笔记侠福利来啦~

结合自身,在评论区

谈谈你对文章(随机选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的看法

我们将选出留言最走心且点赞量最多的前3名

送出

小雅Nano

评论放出、赞数统计截止至2018年1月3日12:00

(偷偷地告诉你,可以邀请好友点赞助力哦)

今天是2018年12月31日,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么多东西。

那么,我们问问自己,如果今天是2028年12月31日,哪些东西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呢?

三、2028年,长什么样?

1.2028年,手机长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波

自200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们今天所有改变都和移动互联网、手机有关。

2017年中国的移动支付量是美国的十倍。

手机产业是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8年,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欧洲占了四个,日本两个,韩国两个,美国两个。但到了2018年,全球的十大手机中,美国一个,韩国两个,中国占了七个,包括像OPPO这样的品牌都是十年前没有的。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很多手机厂商通过技术以及美颜功能等方面的迭代,成为了全球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牌。

但是,十年后手机会长成什么样子?

“不久前,我参观了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他们给我看了一个新技术,把一个手机玻璃界面制造到0.12毫米厚。如果到了0.1毫米或者0.08毫米,这个手机界面就会被折叠。

所以,十年后,当我们聚在一起时,口袋里大概率已经没有长成这样子的手机产品了。

它可能是眼镜,或者芯片,或者手表,或者直接是一个与语言交互的产品。

当手机长成这样的时候,微信在哪里?微博在哪里?

如果十年后没有手机,淘宝和天猫又在哪里?

面向未来的十年,今天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他们的未来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用三个字形容,叫做不确!

“所以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没有一家伟大的企业能够完整的在舒适区的范围内穿越到到下一个周期。

2.2028年,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会普及吗?

1978年,中国的汽车产量非常少,只有10万辆。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1360万辆,超过了美国,这个是过去一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中国制造业因为产能的扩大,成为了一个真正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家。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2800万辆,比美国与日本的总和还多五百万辆。

但即便这么大规模的汽车产量,能让我们非常安全地到达2028年吗?不可能。

今天的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2800万辆汽车中,97%都是汽油驱动的汽车。

而十年后,汽油驱动的汽车将大概率消失,我们将看到氢能源汽车,或者太阳能汽车,甚至会出现无人驾驶汽车。

十年前,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坐落在底特律的全美最大的三家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集体发生危机,甚至有的企业宣布要进行破产保护。

这个曾经被称为“美国汽车的心脏”、“美国工业革命光荣之都”的城市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不得不交出手中汽车之城的宝座。

当时,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要亲自去看看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到什么地步。于是,他去视察美国汽车行业,去了哪?

他去了硅谷,看了一家当时还并不为人所知的企业——特斯拉。因为奥巴马认为,真正要走向未来,汽车的明天并不在底特律,而在硅谷。

吴晓波说:“2018年我们再来看未来的十年,未来汽车的希望之星、品牌领导者会在现有的全球前十大或者二十大企业中诞生吗?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

3.2028年,癌症可能会被攻克吗?

如果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产业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推动力,那么生物医学和基因革命则是未来十年最让人期待的一件事。

人们对医和疗的定义在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一个人生病了到医院拍胸片,他会让一个放射科医生看胸片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病。

其实,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机器人,比如说沃森的医生机器人已经替代人来读片。

当这些新的机器、人工智能和新的基因革命发生变革的时候,医院和医生的职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年后,一些比较普通的癌症会被攻克。人的寿命会加长。

很多人都有机会活过一百岁,或者一百二十岁,甚至一百四十岁。

那你的人生就需要重新规划,如果你现在只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你的生命才刚刚走完三分之一。

甚至我们每个人与财富和职业的关系,都会因为癌症被攻克而需要重新定义和想象。

“原来担心的事情是‘人挂掉的时候,钱还有’,现在开始担心‘活着的时候,钱没了’。吴晓波说。

4.202899%的人可能会成为无用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波

2005年,美国作家雷库兹韦尔写过一本名为《奇点临近》的书。他当时写道,几十年后的某一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定会超过人脑速度,他把这个时间叫做奇点。这个奇点大概什么时候到来?他说大概在2035年。

2018年1月,他在硅谷的一个会上说,“我当年算错了,计算机的迭代速度比我当年想象的快得多。”他认为那个时间大概是在2029年来临。也就是十年后,我们再来到这个舞台的时候,计算机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人脑的速度。

今年年初,以色列一个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写了本书叫《未来简史》。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进步,很多工作,特别是与标准、计算等相关的冰冷工作都会被替代掉。他说,未来99%的人可能会成为无用之人。

这是不是很恐怖?

吴晓波说:“如果这样的话,接下来我们来看,哪些职业会被替代掉?精算师、年报分析师、理财师、牙医?

我的牙医已经帮我做了十多年牙齿。她最近问我,人工智能虽然很厉害,但写作大概不会被替代吧?

我说难说,现在很多新闻稿和上市公司年报(报道稿)都是由机器人来写。她说,洗牙和植牙会不会被替代。我说,也难说,因为我在北京看到,有些公司在用机器人植牙,说不定以后牙医都没了。她听后很恍惚。”

卡车司机。如果无人驾驶汽车被普及以后,第一批被替代的就是卡车司机,美国的卡车司机有两百万人,中国卡车司机数量是六百万人。

还有谁会被替代呢?有可能是律师,还有可能是车间里的工人、翻译、导游、打字员、门卫、验票员、巡逻员、便利店的营业员。

“我认为,未来十年后,很多与标准相关的工作,与简单劳动力相关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替代掉。

四、有哪些人和哪些事不会被替代?

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我们的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晓波

吴晓波说:“哪些人和哪些事不会被替代?我想了好久好久,最后我想大概有三类东西不会被替代。

马东老师的幽默,应该不会替代,我想机器人再怎么有头脑洞,大概也想不出马东老师的那些东西;韩雪老师的演技大概不会被替代;另外,如果我还存在还努力的话,我的文字大概不会被替代。”

二三十年前的那些能力,今天看来都在慢慢消失。而有一些可能很不起眼的能力,甚至情绪,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一些东西。

1.心碎的爱情

“机器再怎么发展,这个世界运转的再快,哪怕我们从眼镜到西装到鞋子,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物件都被植入一个芯片或者传感器的话。

那么,爱情这件事情是不会被替代的,跟爱情相关的职业、产业、产品,都是不会被替代。

英国有一个展览,叫心碎博物馆,它是一个美国人办的。这个美国人在全世界征集这样一个主题的东西:有没有一个物件让你特别心动。根据这个主题,他征集了几万件物品。

这些物件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都是特别普通的物品,可能是一个信封,可能是放了很多牙签的一个杯子,也可能是一个布娃娃。

但这个美国人把这些物品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吸引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

“所以我想,温暖的拥抱不会被替代。未来的某一天,人跟人之间的那种体温,可能在一次次推演机器人的时候会被模拟出来,但这种感觉不会被替代。

2.充满挫折的创业不会被替代

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让人既迷茫但又充满希望呢?

因为今天的每一天都会出现一万家创业企业,一年有三百六十万家创业企业,虽然这三百六十万家创业企业中97%会在18个月里死掉。但它意味着人的不断成长。

3.对生命的渴望

“握着孩子的手,那种心旌荡漾的感觉,不是机器能够替代的。

对世界的好奇不会被替代,因为我们能够不断战胜自己、战胜机器以及战胜宇宙中任何一个物体的唯一力量是我们仍然对他们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善良的能力,是我们走向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岁月的根本动力。

“这些能力的保持,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仍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人。当这些能力在一个国家能够像雨一样洒遍在每一片草地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国家。

现在是2018年12月31号,我们要告别2018年了,再也回不去了,它将成为我们的记忆。今天,我们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过去十年里,我们改变了多少?除了我们的容颜,除了所看到的大厦、乡村街道、大楼之外。

我们的生命质量,我们内在对世界的理解,到底发生了多大变化。

我们跟这个国家,跟技术之间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到底有没有在进步。

第二个问题:此时此刻我们对自己还有哪些不满,对十年后的自己想说什么,我想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将昨天和今天相比,有没有一点小小的进步,还有哪些部分需要改变。

“你对岁月说过的每一句话,它都会记得

五、有哪些需要被改变

1.焦虑的心态

“梁冬是我见过的所有人里对睡眠这件事情研究的最深刻的了。”余建军说。

梁冬很早就对睡眠这件事非常好奇。人为什么需要睡觉,睡多少个小时是合适的,在什么地方睡,什么时候睡,应该跟谁睡。

“人到中年,我们最关键的一个能力是学会跟自己相处,跟自己睡,而且能够睡得很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建军和马东

在余建军看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幸福,就看他是不是能够睡一个好觉。

梁冬在喜马拉雅上发布的《睡睡平安》是余建军经常用来缓解焦虑的伴睡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 年轻人的焦虑是不是多余的?

黄执中说:“容易焦虑是因为容易有期待”。焦虑是好东西,不是个问题。所谓焦虑其实就是期待跟希望的一种展示形式而已。

我们都说这是一个最容易有焦虑的年代,因为这是一个最容易有期待和希望的年代。如果绝望了就不焦虑了。

现在的大人都会传达两个概念: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只要努力你可以做到任何事。

可是以前你听到的是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那个年代你没有什么焦虑,为什么现在容易焦虑?

比较开玩笑的说法是因为现代人不认命。你抱着期待跟希望,你当然容易焦虑。

所以珍惜这种感觉是对的,我们不太可能让一个人抱着期待与希望而只割去焦虑。” 黄执中说。

但马薇薇认为,焦虑会导致现代人的幸福感下降

“我们都知道三分靠努力七分靠打拼,九十分靠运气,很多时候人不信命,真的是自己的傲慢,就觉得我一定可以做到,逼着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使你忽略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本身。”

马薇薇认为,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实际上是被别人的人生规划的,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王思聪很棒,所以我就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可过去不会,你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你完全没有这种焦虑,你的幸福度是高的。

“不烦心这些事情,你会有小小的幸福,可是对现代人而言,他知道有很多事情比幸福更重要。

好奇、探索,开眼界,这些也许都比幸福更重要。”黄执中并不赞同马薇薇的观点。

有了网络,你上网看到的是全世界排名前几漂亮的人,你看到成功的样板,财富的差距,所以你会焦虑,可是这是坏的吗?

他认为不是。

“现代人应该和你的焦虑共处,我们不想退回那个没有焦虑的年代,那代表了我的讯息是有限的,我的比较标准就在眼前,代表了我对未来的期待跟盼望是不敢提高的。”黄执中说。

马薇薇对于网络使我们开拓视野、有好奇心、有求知欲这一点并不否认,但她认为这不应该是由焦虑所促使并导致的。

她比喻说:“这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糖果铺子,我走进糖果铺子里,涌进来200多个售货员跟你说买我买我买我,在这种体验下买回去的东西事后一定是后悔的,焦虑就是这样的东西。”

真正的好奇心是什么?

“你让我在这个店里慢慢逛,把每颗糖果都尝一尝,最后我会选出那个也许不是销量最高、最甜美、包装最好看的,但就是我这一辈子想要品尝的。”马薇薇说。

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挑选糖果的过程,而焦虑就是那群急吼吼的售货员,他不需要出现你的店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洞团

② 如何利用焦虑?

吴晓波说:“焦虑能够让你去工作、去创造”。70年代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写过一本书叫《焦虑》,这本书的结论是焦虑是好的,焦虑能够让你去工作、去创造。

去年日本出了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讲的是日本现在没什么焦虑,每一个日本35岁的男生和22岁的女生都知道他在公司里是什么职务,大概年收入多少,都已经固化掉了。

“所以,我觉得焦虑应该不是多余的,但我不认为焦虑会产生幸福感。”吴晓波说。

“不妨用创作平衡一下焦虑。”马东说。

很多人从国外回到中国后,认为中国的节奏太快了,有人算过一笔帐,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把老人、孩子都减去,再把不愿意工作的人减去,取一个特别的区间,有强烈工作欲望的男性至少有1亿多人。

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巨大和可怕的力量。但这也许就是中国今天高速发展一个核心动力。

创作者有一个很好的缓解自己焦虑的方式,就是他可以把自己无法抒发的那一面,用自己的创作形式表现出来,那是一个最好的焦虑平衡机制。

所以即便我们不是以创作为生的人,也不妨找一点创作的契机,平衡一下自己内心特殊时期的感受。

2.城市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坚

2050年,我们城市的效率能提高吗?我们要为这些改变做些什么?

我们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

“一百多亿年以前的大爆炸,人类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礼物,地球。而城市是我们能够给地球创造的最好的礼物。”王坚说。

全世界大概有11000座到13000座城市。尽管走近看每一座城市,你会看到它的瑕疵,但是,从遥远的天空看,城市像一串珍珠落在了地球上。

1991年的广州是一小块绿地,不到20年,它长成了这么大。当然,也有比广州长得更快的城市,这意味着什么?

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地球索取着更多的资源。

在不远的十年前,中国三年时间里用掉了美国一百年时间用完的水。比尔盖茨第一次在书上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

我们所有的发展,都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代价。你以为你每天只喝了3瓶矿泉水,但其实你每年要消耗掉1百万升的水。

有关城市的事情,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搞清楚过。

传说故宫大概有9999间半房间,但故宫的专业人员在1973年准确的统计是8704间房间。

其实到今天为止,大概没有人知道故宫到底有多少房间,就像没有人知道一座城市消耗了我们多少资源。

一座城市差不多占掉了我们25%的空间。但我们依然在享受天天堵塞路上的生活,还在畅想着未来。

交通工具确实把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我们连接起来了。

在马凳发明之前,据说人的活动范围大概一生都不会超出一百公里(直径范围内),马凳的发明,使人能去到更远的地方,你可以安全地骑在马上,长时间的旅行。

现在我们身边的高铁、高速公路,它可以把我们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但同样,它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新的资源,来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准备。

我们进入了算力时代

今天,我们能够重新考虑城市资源,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从马力时代进入了算力时代。

当年,马力的引入让城市发生了巨变。

今天无论开车、坐飞机、坐火车,它最基本的测量单元是马力,大家可以讲这个车是多少马力,这个飞机是多少马力,这个火车是多少马力。

即使在20世纪初,当时的著名城市伦敦依旧有将近1百万匹马为这个城市服务,后来,汽车逐渐让马离开了城市。

过去这100年时间里,从马开始,到内燃机、蒸汽机、电力,他们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以马力来计算。

因为有马力,我们的城市才有可能以这样的速度疯狂增长。

马力时代给了我们一次疯狂生长的机会,但到了今天的算力时代,实际上也给了我们另外一次机会,一个城市到底应该怎么来发展。

城市的发展方式,值得我们重新去思考,思考的基础是什么?

王坚说:“就是数据。

过去我们只有水泥资源、电力资源、土地的资源。今天,智能手机里都是数据,我们可以用数据来判断我们该不该消耗那么多的资源。

因为时代变了,数据的价值也变了。

如果你在上一个世纪看数据,它只是数据。但到了现在,数据变成了一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每人每年用掉100万升水变成了每人每年用掉10万升水时,你就有足够的水来照看你的花园。

所以,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会像今天这样,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而你自己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一个超级城市会通过算力减少浪费掉的资源。”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进入算力时代?

王坚说:“有一天,当城市的每一滴水都被计算过的时候,这个城市就进入了算力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变成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当挖掘数据依然是一件高成本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资源投入在数据这件事情上。

但当数据的统计和使用成本降到了有必要去计算每一滴水的时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今天,经济学家有可能计算每一滴水的使用。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越早去做这件事情,就越有竞争力。

那么,靠谁替一个城市计算?王坚把它称为‘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就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的时间资源都能省下来。

可能你过去没有想过,有多少是你不愿意花的时间,但有一天,城市大脑可以把你认为不该花的时间节省回来。

另一方面,城市大脑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大脑。人生活在城市里,他需要更多的公园,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最小的代价消耗最小的资源来做一件事情。

为什么提到2050年的城市,要从资源讲起。

王坚说:“当资源被节省了,你有了更多时间,大家今天的烦恼都会慢慢的消失,城市也会变得越来越可爱。”

2050年留给我们的一个问题是:

我们如何更好地留在这个地球上,如何更好地留在这个城市里,如何更好地和大家生活在一起。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资源省下来,我们的超级城市会和今天的城市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50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