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朝阳区豆各庄乡情博物馆陈列室内,展示农耕工具老物件。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记者裴剑飞)“这里是从辽代至今留存的多处古迹,包括萧太后河、张翼祠堂、491电台、以及600多年的西马古树等……”昨日,在豆各庄乡情博物馆馆长梁勇的带领下,记者“穿越”了豆各庄从辽代至今1000年的历史。

从2013年开始,朝阳农村地区开始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展示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愁”。目前,朝阳已建成20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馆内藏品大多为居民捐赠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五环外的朝阳区豆各庄乡情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1700余平方米,由两个四合院六个展厅组成。

豆各庄乡情博物馆馆长梁勇介绍,在300余件藏品中,有家谱、医谱,和以前老百姓家中随处可见的木质生活劳作器具,还有以前学校里面的油印机和风琴,大部分都是居民捐赠的,大家希望通过这些点滴的记忆,留住过往。

记者看到,整个博物馆包括“历史沿革,辖区建制”、“文物众多,古迹遗存”、“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等六个展厅,其中,1号院主要介绍豆各庄地区总体概况,2号院以“孝文化”为中心,讲述地区的文化文明。馆内还以多种形式,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

“现在我们‘上楼’了,但是这个博物馆帮我们把过去所有的美好回忆都保存了起来,我们随时想念了,就能来看看,真的很不错。”家住豆各庄地区的刘阿姨感叹。

朝阳多个地区建村史博物馆

朝阳区农委副主任赵清志表示,“从2013年开始,朝阳农村地区开始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通过我们收留的这些老物件,把原来的生活方式留存下,让我们的后人了解农村,留住乡愁。”

据了解,除豆各庄乡情博物馆外,朝阳区多个地区都建起了乡史、村史博物馆,通过文物的收集整理、文脉的发掘梳理等方式,引导大家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保留农村文化的根。

目前,朝阳区已经建成包括展示新农村发展成果的高碑店村村史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0余平米的南磨房乡乡情村史陈列室、采用VR等多媒体技术的温榆河民俗博物馆等20个乡情村史陈列室。明年,东坝地区民俗博物馆、常营地区乡情村史陈列室等4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也将启动建设。

■ 相关新闻

朝阳农村地区文体队达1900多支

除了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帮百姓留住“乡愁”,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之外,朝阳区还致力于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以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朝阳区完善和新建了一批文体基础设施,目前,朝阳区农村地区拥有3000平方米文化中心12个,建有各类文化健身广场150处,安装居家健身工程526处,健身器材10267件。

同时,近年来朝阳农村地区培育出了崔各庄广场舞蹈队、黑庄户千人腰鼓、崔各庄十三档民间花会等1900多支文体队伍。其中,高碑店村高跷老会、高碑店村少儿高跷、十八里店乡舞狮、常营乡抖空竹、孙河乡上辛堡村高跷、三间房乡威风锣鼓等文体队伍,从2005年开始受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表演,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