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墓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位于安徽合肥市东郊大兴集的包氏墓群重见天日,共出土六方墓志,这其中有三方墓志即包拯、包拯妻董氏、包镱妻崔氏墓志,中间间隔38年却均由文勋篆盖。文勋何许人也?这才引起人们对文勋的重视。文勋在宋史中无传,似乎也没什么名气。后经专家从一些零星的史料中考证,文勋的仕履及在书坛上的成就和地位才为人知晓、得以显现。

一、文勋的生平仕履

文勋,字安国,安徽庐江人,汉太守文翁之后,北宋名臣包拯之甥。文勋亲属能考知者尚有子文嘉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任地方官。史料中记载:嘉祐八年(1063),文勋的官职是“将仕郎守温州瑞安县令”,其后改知处州缙云县。韩维《南阳集》卷十七有《守温州瑞金县尉文勋可特授处州缙云县令》。

熙宁元年(1068)前后,任“将仕郎守海州怀仁县令”,稍后曾布接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五:“曾布熙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自海州怀仁县令转著作佐郎。”熙宁九年(1076)春,文勋升迁还朝。元丰八年(1085)任湖州签判。元祐元年(1087),任“奉议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并“赐绯鱼袋”,后转太府寺丞。宋·邓椿《画继》卷四:“文勋,字安国。元祐末作太府寺丞,福建漕。”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哲宗元祐八年正月丁酉(十九日)”:“太府寺丞文勋为福建路转运判官。” 绍圣元年(1095),文勋篆《崔氏墓志》署云:“承议郎,充福建路转运判官,飞骑尉赐绯鱼袋文勋。”据孔凡礼《苏轼年谱》引嘉靖《广东通志》卷九:“元符三年(1100)十一月,文勋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苏轼年谱》卷三十九,第1366页:勋旋漕湖南,卒,山谷作挽词在崇宁二年(1103)。从文勋来不及为卒于崇宁二年(1102)的文氏篆墓志盖,可证其卒年下限必在崇宁二年(1102)。至于生年,已无法考知,当与苏轼年龄相仿。

文勋一生虽然官位不显,但是书名颇高,与当时名流如苏轼、黄庭坚、米芾、李之仪、毛滂等均有交游,特别是与苏轼、黄庭坚关系甚为密切。《苏轼文集》中苏轼有“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记载,有为文勋写的诗词;在密州任太守时请文勋临摹琅琊刻石文字,镌刻于石上,并撰写跋文刻于其后,置之超然台上,并多次推荐文勋篆额,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文勋与黄庭坚也相知甚深,黄庭坚也有多诗相赠;黄庭坚应其同年进士,临淄王辟之之请为《伯夷叔齐庙碑》撰碑文,文勋为《伯夷叔齐庙碑》篆额;在文勋去世后黄庭坚作《文勋真赞》,还写有文安国挽词二首。文勋以篆书擅名,但艺不止此。善论难剧谈,并工画山水,具见于画史。文勋篆书与当朝陈晞、章友直齐名。就个体风格而言,李之仪谓其篆字“方严劲正,未尝妄下一笔”堪为月旦之评。

二、文勋的篆书成就

最近笔者查阅了《书史会要》、《图绘宝鉴》、《画继》、《玉册文》、《伯夷叔齐庙记》等史料,未找到文勋的画,只查到米芾《米海岳书史》中有“文勋、字安国,官至太府寺丞。善山水,画西方变相,其作方界,略不抒思,善论难剧谈,篆字用笔,意在隶前,得汲冢、鲁壁、周鼓、泰山之妙”及苏轼《跋其画扇》中:“道子画西方变相,观者如堵,作佛圆光,风落电转,一挥而成。尝疑其不然,今观安国作方界,略不抒思,乃知传者之不谬。”能得此二名人高度评价,可见文勋其画非同一般!

文勋篆刻现在史料中查到的有:临摹琅琊刻石、《大宋杭州惠因院贤首教藏》碑额篆(残存四字未查到)、《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碑额篆(已不存)、山西永济《伯夷叔齐庙碑》额篆、丁谓(玉册文>记载,南岳镇南门有篆书“南岳”二字,转运判官文勋篆、为包拯、包拯妻董氏、包绶妻崔氏墓志墓志篆额等。现将收集到文勋现存的一些篆书拓片予以共享,供欣赏!

1、琅琊刻

琅琊刻石两千多年来历尽风雨沧桑,损毁严重。西汉末年,琅琊遭遇特大地震,建筑大都被夷为平地,琅琊文化趋于式微,渐被湮没。至北宋时,琅琊台始皇颂德碑已亡失大半,仅存从臣姓名与二世诏书。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曾于熙宁九年(1076年)登琅琊台,作《书琅琊篆后》跋文,并对琅琊刻石作过一番考证。苏轼对刻石文字极为推崇,称之为“秦虽无道,然所立有绝人者,文字之工,世亦莫及,皆不可废”。其时秦始皇刻石早已泯灭不存,但二世刻石尚保存完整。苏轼于民间搜求到琅琊刻石旧拓本,比当下所见之刻石完好。苏轼的好友、庐江文勋擅篆书,深得李斯笔意,此时正在密州,苏轼即请他临摹琅琊刻石文字,镌刻于石上,并撰写跋文刻于其后,置之超然台上。苏轼曾在超然台思念其弟苏辙,写下了著名的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遗憾的是,后来此摹刻碑石下落不明,不知所终,也未见拓本传世,惟宋刻《澄清堂帖》十一卷收有文勋临摹琅琊台刻石全八十六字。其后赵明诚、李清照《金石录》记曰:“秦琅琊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熙宁中,苏翰林(轼)守密,令庐江文勋模拓刻石,即此碑也。

以下是《澄清堂帖》十一卷收有文勋临摹琅琊台刻石全八十六字;最后一幅是苏轼《书琅琊篆后》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辞不称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後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曰:可。(其后楷书为苏轼跋)

刻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今存原石本13行,计86字,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即雄浑又秀丽,结体比泰山刻石更修长、圆活,为秦篆的代表作。原石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2、《 伯夷叔齐庙碑 》额篆

蒲州二贤祠《伯夷叔齐庙碑》额高53cm、宽40cm,身高168cm、宽83cm。碑文纵列15行,行40字,楷书,额篆“伯夷叔齐庙记”6字。原在二贤祠内,庙毁后,碑弃于遗址。现留残块,置于永济市博物馆内。《蕴宝斋》所藏拓本,无额,碑文完整无损。据碑文可知,此碑为黄庭坚应其同年进士,临淄王辟之之请所撰之碑文。王氏当时任河东县令,修葺二贤祠功成,向黄庭坚乞文而得,时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0)。文述夷齐史事及历代名贤对其评价,甚为精当。北图藏有全拓,连同《蕴宝斋》藏本和另外一线装书式民国时期石印本,现知有三件存世。因碑文中有“故乐为之书”之语,世人皆认为此碑为黄庭坚撰并书。

观此碑拓,无碑题,无黄庭坚撰并书题记,正文后有“庐江文勋篆额,洛阳李宏立石”。碑文中显示河东令王辟之向黄庭坚乞文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包氏墓群的出土墓志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