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在同行看来,有些不务正业。

他不仅喜欢用生动活泼的“大白话”,解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甚至还在奥斯卡得奖电影「大卖空」里,有过客串,饰演自己的“老本行”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被誉为「行为经济学」之父、全球唯一的临床经济学家

▍全球唯一的临床经济学家

可以说,没有塞勒,就没有「行为经济学」,他是「行为经济学」之父。

行为经济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被应用在投资、政策、营销等方面。但是,塞勒最开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之路,并不一帆风顺,不但被指导教授直斥为「浪费时间」,日后还常被学界大佬斥为“离经叛道”!因为1970年代的人们,并不觉得经济与行为有什么联系。

在他的经济学作品《不当行为》里,塞勒秉持活泼幽默的语言风格,积极为大众答疑解惑,他认为,即使人们购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也并不糟糕!

如果买了一双昂贵的鞋,你却发现不合脚,不舍得扔,还是继续忍痛穿着?在经济原理里,购买这双不合适鞋的行为,被称为「不当行为」,这时候该如何做,才能消除自己乱花钱的罪恶感呢?

塞勒甚至还受邀去调解,一对母女关于购买洋装的纠纷,被他的客户亲切地称为「全球唯一的临床经济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在经济原理里,购买不合脚的鞋的行为,被称为「不当行为」

▍衣服买了就一定要穿?

撰书前的过去几年,塞勒搜集了数十个,人们在意沉没成本的例子。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朋友乔依与六岁女儿辛蒂,为了穿什么去上学的“纷争”。

辛蒂打定主意,再也不穿洋装,只穿长裤或短裤;乔依则坚持让辛蒂穿上,特别为了她入学而买的三件洋装。乔依觉得,既然衣服花了钱,辛蒂就非穿不可!辛蒂则认为,自己连决定穿什么上学的权利都没有,母亲简直不可理喻。

塞勒被邀请去排解矛盾,他试图向乔依解释,其中蕴含的经济逻辑:花在洋装上的钱已经没了,即使辛蒂穿上洋装,这笔钱也讨不回来,坚持要辛蒂穿上洋装,对于财务状况并无助益。

乔依听了,豁然开朗,解开了「浪费钱」买洋装而产生的罪恶感。忽略沉没成本,是完全符合理性,甚至必要的。

这类逻辑错误,在人们的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以至于,它甚至有个经济学正式名称——沉没成本谬误,这一词常出现在基础经济学课本中。即使很多人对此概念,有大致的理解,但实际上,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依循忽略沉没成本的建议。

冒着暴风雪开车看球赛,只因自己购买了球赛门票,不想浪费;或者忍耐着疼痛打网球,为了赚回“场地费”,这些都不是理性经济人会做的事情。他们将沉没成本,视为无关紧要的因素,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沉没成本会盘旋在心里,变成「紧要的因素」,但是其涉及的,也不过是一些有关于晚餐,或演唱会这类的小事罢了。

为什么要在意沉没成本?为什么大家会认为,持续进行一件事是值得的?

因为人们认为,付了些钱,然后享用产品,从中得到获得效用所带来的快乐,这笔帐就算结清了,最初付出的成本,会被后来的获得所抵销。反之,假如花了100美元买演唱会门票,却没去现场观赏,这感觉就很像损失了100美元。

图片说明: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依循忽略沉没成本的建议,衣架上摆满不穿的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依循忽略沉没成本的建议,衣架上摆满不穿的衣服

▍不合脚的鞋,多久才会处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花钱所购买的物品上:对物品使用的次数越多,你对这笔交易的感觉就越好。

你买了一双打折出售的鞋,虽然价格依旧不便宜,可是你实在不想错过打折的好机会。你神气地穿上这双鞋去上班,但是当天中午,脚就被鞋子磨破了。隔了一段时间,脚上的伤口好了,你仍不死心地再把鞋拿出来,只打算穿一个晚上,后来却发现,脚依旧痛到不行。

现在不妨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假如这双鞋永远不合脚,要再穿几次,你才会彻底放弃?你决定再也不穿这双鞋,它们要在鞋柜里躺多久,才会被你处理掉?

若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为鞋子花的钱越多,在放弃这双鞋之前,愿意忍受痛苦的意志越强烈,那么,在放弃它们之后,鞋子占住鞋柜的时间,也会越久,甚至占据了你放新鞋子的空间。

图片说明:为鞋子花的钱越多,在放弃这双鞋之前,愿意忍受痛苦的意志越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为鞋子花的钱越多,在放弃这双鞋之前,愿意忍受痛苦的意志越强烈

同样行为,还发生在健身房,假如买了卡却没时间去健身房,你就会把这次的购买,视为一笔损失。

事实上,有些人花钱买会员,就是为了帮自己解决自我控制的问题,倘若想去健身房,而且对浪费卡费这件事,怀有罪恶感,那么卡费就可以帮助自己克服惰性,并且,每次去健身房时,无须承担单次去更贵的金钱支出。

营销学教授惠辛格顾维尔与狄立普索曼,在一家健身房做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健身房一次收两年期的会员费,其出席率在账单出现后的一个月,陡然攀升,然后又逐渐下滑,直到下一次的新账单出现,又再度刺激出席率。

这一现象被称为「支付贬值」,即沉没成本效应,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

图片说明:在人们刚办健身卡的最初一段时间,健身的积极性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在人们刚办健身卡的最初一段时间,健身的积极性最高

虽然理性的人,善于忽略沉没成本,但在涉及金钱时,也许他们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也难割舍。毕竟再理性的人,也是人类嘛。

编辑:Joy 格式: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栏目设置:周一到周四为“欧洲政治经济评论”,周五到周日为“周末雅趣”。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