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地处豫鲁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如一只犀牛角从河南省的东北部伸入山东省境内,总面积454平方公里,现辖6镇3乡,372个行政村,37.64万人。1964年之前隶属于山东省,为解决金堤河流域5市12县的水患纠纷,才划归河南省,1978年12月正式建县。明代刘姓人家从山西迁此建村,名台前刘庄,民国初改称台前,1978年县城设在台前村,故名台前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前河段处黄河“豆腐腰”的下端。黄河、金堤河横贯台前县全境,临黄大堤把全县自然分割成黄河滩区和滞洪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黄河是三年两漫滩,金堤河是五年三内涝。

台前最显著的特点是“穷”。建县时基本没有工业、没有财政收入,全县道路通车里程仅有5公里。因县城狭小,当地人戏说台前县城是“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打开电视看山东”。后来有了手机,又有了新的戏说:刮北风时手机是山东信号,刮南风时是河南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交通,台前与山东省的4个市、6个县接壤或隔河相望。由于分属两省,基础设施规划不衔接,建设步伐不一致,跨行政区道路都是断头路,台前段黄河沿线59公里没有大桥,直到2020年1月1日,台辉高速范县至台前县城段建成,结束了台前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对于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台前县三面与山东省的6个县(莘县、阳谷、东平、梁山、郓城、鄄城)接壤或隔河相望,东西长40.4千米,南北平均宽15.5千米,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西连中原经济区,东接环渤海经济圈,是河南省距离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日照港最近的一个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前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在台前县新城区南约2公里处,有个黄河渡口叫“将军渡”,这里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中心渡口旧址。

目前,台前县从事羽绒行业人员最高时达到3.5万人,年深加工原材料能力达4万吨,年加工羽绒服装及羽毛工艺制品能力达3500万件(套),羽绒制品及服饰加工企业2017年总产值达到71亿元,今年1—4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42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0%以上,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8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台前县已形成数万人的羽绒购销大军、十几个羽绒购销专业村,并逐步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羽毛集散地。吃苦耐劳的台前人创造了羽绒业的一个奇迹,先后被授予“中国羽绒之乡”“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等称号,是全国最大的羽绒加工集散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黄河滩区资源的匮乏,使台前人争相向外发展。据统计,台前总人口3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就达10万人以上,不少人成了小老板,积蓄了财富和经验,有很强的投资家乡、回乡创业的意愿。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村致富能人,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并且正在从事家庭作坊式生产,也有意愿扩大生产规模,但苦于多种制约因素,瓶颈一直没有突破。2016年,在扶贫攻坚战中,台前县因地制宜在全县建设124个扶贫就业基地。在村口建起扶贫就业基地,把企业的车间搬到了农民家门口,方便了农民,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培养了一批农村创客,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培养了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干就干,一个个扶贫就业基地如雨后春笋,齐刷刷地在台前的大地上建起来,那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赋闲在家、没有经济收入的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就业基地上班个个喜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就业挣工资,这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顺口溜:“扶贫基地到咱家,进厂务工挣钱花,留住妈来拴住娃,顾老顾小还顾家,又不耽误种庄稼,产业扶贫人人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九铁路和晋豫鲁铁路通道在此交会,形成铁路交通“十字架”;东西方向的S101和南北方向的S205贯穿全境,形成公路交通“十字架”;范辉高速至台前县城快速通道建成通车;范(县)台(前)梁(山)高速公路范县至台前县城段1月1日通车,孙口跨黄河公路大桥正在建设,台前县的交通优势日益显现。

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台前县退出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来源:濮阳全攻略